从荃湾地铁站出来步行约5分钟,现代高楼林立的城市景观里,香港三栋屋如一颗明珠隐身其中。
这座历史悠久的客家围村,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生动展现了香港百年来的民俗风情。
走近正门口,抬眼可见对联“帽山舒凤彩 湾海献龙文”,帽山指的是三栋屋后面的大帽山,湾海则指对面的海湾。
由此,可以想象这里昔日坐山靠海的景致。
围村内建筑布局有如棋盘,左右对称,中轴线上设有前厅、中厅和祠堂,中间有四间独立房舍,并由左右两旁的横屋和后方的排屋围拢而成。
据介绍,三栋屋拥有逾200年历史,于1981年列为法定古迹,1987年重修成三栋屋博物馆后,正式开放参观。
三栋屋博物馆占地约2000平方米,虽然面积不大,但各类展品和民俗体验活动非常丰富。
每间横屋都设有不同的主题,游客可沉浸式感受香港客家围村的生活场景。
此外,多种互动民俗体验也格外吸引人,例如广彩制作、潮州糖塔制作、粤剧手托木偶制作、点心制作等等。
为了给观众既丰富又具启发性的参观体验,三栋屋博物馆内还开设特色展览“循声觅道——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入更多艺术和多媒体元素,以崭新、创意的方式重新演绎香港传统文化。
2016年6月,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办事处在三栋屋博物馆设立“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作为其展示和教育中心,希望通过多元化的教育和推广活动,包括举办展览、讲座、研讨会、传承人示范和工作坊等,提升公众对非遗的认识和了解。
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办事处总监何惠仪介绍,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涵盖480个项目,其中12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包括粤剧、凉茶、长洲太平清醮、大澳端午龙舟游涌、中秋节——大坑舞火龙、香港潮人盂兰胜会、西贡坑口客家舞麒麟、黄大仙信俗、全真道堂科仪音乐、古琴艺术、香港天后诞及香港中式长衫制作技艺。
“很多人说这里是宝藏博物馆和网红打卡地。
”何惠仪笑着说,“未来我们将继续致力于保护和推广香港的民俗文化,不断丰富展览内容和形式,吸引更多的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
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和创新的展示手法,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这片土地的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