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欢迎您来到装修百科!
关注我们
我要装修

夯实平安基石 守护美丽大通——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平安建设工作概述

发布:2024-06-21 浏览:26

核心提示:今年以来,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紧紧围绕省委平安青海建设“十个一”工作部署及西宁市委深化平安西宁建设“十大专项行动”工作要求,统筹谋划,积极探索“1056+N”工作体系,在打造全省经济强县、筑牢西宁北部生态屏障、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中走在前、作表率。坚持目标导向 全面提升平安建设效能今年,大通县以“真、深、快、实、严”确定平安大通三年专项行动。第一时间组织召开县委常委会、领导小组会、动员部署会,专题听取汇报、部署重点工作,形成县、乡镇、牵头单位、职能部门等条块结合,各负其责纵有高度、横有广度的多维度负

今年以来,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紧紧围绕省委平安青海建设“十个一”工作部署及西宁市委深化平安西宁建设“十大专项行动”工作要求,统筹谋划,积极探索“1056+N”工作体系,在打造全省经济强县、筑牢西宁北部生态屏障、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中走在前、作表率。
坚持目标导向 全面提升平安建设效能今年,大通县以“真、深、快、实、严”确定平安大通三年专项行动。
第一时间组织召开县委常委会、领导小组会、动员部署会,专题听取汇报、部署重点工作,形成县、乡镇、牵头单位、职能部门等条块结合,各负其责纵有高度、横有广度的多维度负责体系。
将平安建设千分制考核任务细化分解至各乡镇各部门,制定村级平安建设“十有”任务清单,成立专项督导组和日常检查组深入调研督导,确保督导工作深入开展,推动各项任务落实,形成闭环体系;针对县城难点和弱项,自选特殊人群服务管理、“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等开展专项行动,各成员单位也结合实际组织开展专项行动,确保平安建设工作提档升级。
坚持问题导向 全面巩固社会治理阵地近年来,大通县始终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大局,以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提升群众满意度为目标,认真分析当前平安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组织开展五大工程。
社会治理“数智”服务基础工程。
聚焦提升数字化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依托信息大平台工作目标,加速创新推动社会治理“数智”服务基础,实施城市智慧交通“绿波带”建设、数字乡村全覆盖工程、“雪亮工程”县乡村三级并网融合,实现社会治理数字化、一体化升级。
应对自然灾害能力提升工程。
整合资源力量,全面落实应对极端天气“双叫”机制,安装地质灾害智能监测设备143处1017个,分层级开展防汛演练,专业培训2410人,找准关键点,完善应对自然灾害联动机制,全力提升应对自然灾害能力,率先在全省启动地质灾害紧急避让搬迁安置,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精细工程。
将特殊人群服务管理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性工作,聚焦特殊人群,建立健全动态精准排查、精细服务管理、全面疏导稳控工作措施,补充完善人员花名册,实施“一人一策、动态监管”,加强特殊人群排查走访,加大青少年心理健康关爱力度和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监护水平,提升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充分发挥基层网格作用,形成基层治理齐抓共管格局,实现“小事不出网格”的良好格局。
公共法律服务水平提升工程。
以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为重要抓手,统筹法律服务资源,加强法治人才队伍建设和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服务质量水平。
强化社会矛盾纠纷源头排查化解,充分发挥“一站式”矛调中心和“1496”矛调机制,先后培养乡村法律明白人980人,选聘59名执业律师担任289个村法律顾问,深入乡村开展法律宣传、法律援助,提供优质便捷的法律服务。
政法队伍综合能力锻造工程。
以打造忠诚、干净、担当政法队伍为目标,以大讲堂、小论坛、小课堂、跟班锻炼等形式提升政法队伍素质能力。
组织开展警示教育20余次、“政治轮训”和政法工作业务培训32批次730人,巩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推进平安大通建设走深走实,在加快平安建设工作中展现政法担当。
坚持结果导向 全面提高社会治理水平聚焦平安建设和社会治理现代化,全面规范并强化制度建设。
建立千分制考评制度。
积极探索平安大通建设考核的有效路径,研究制定千分制考核体系,将千分制考核抓在日常,进一步明确一个工作“指挥棒”,有效增强工作的硬约束,推动平安大通建设成效监督常态化落实,确保平安建设工作全覆盖、无死角。
建立领导干部联点机制。
切实增强各级领导班子抓平安建设的责任心,通过县级领导联乡镇、乡镇领导联村(社区)以走访座谈、实地督导等方式,精准查找存在的短板弱项,树立品牌特色亮点,努力把联系点打造成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全县平安建设工作均衡发展、全面过硬。
建立研判分析协调机制。
统筹运用各种资源和手段,提高精准处置效率,严格落实“日报告、周研判、月分析”机制,贯穿公共安全、社会稳定、作风建设、网络舆情、矛盾纠纷等方面,不断夯实研判分析工作基础,激发平安建设内生动力。
建立定期调度督导机制。
切实发挥日常督导小组、专项行动督导组职能,开展专项督导和总结督导,以“三督+清单”模式,通过调研督导、现场指导、制度传导等方式,形成正负清单,切实抓牢“指挥棒”,强化问题意识、责任意识,全面找问题、补短板、提建议、强弱项、促规范、抓落实,切实发挥调度督导利剑作用,提升平安建设工作质效。
建立问题挂牌督办机制,直指平安建设措施落实不力、矛盾隐患突出、问题线索较多、群众满意度较低等问题,实行一般问题跟进督办,重点问题挂牌督办,确保工作安排到位、落实整改到位、依法处置到位、长效管理到位,切实提高督办机制功效。
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积极引导全民参与,对在维护社会稳定、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安全事故生产、见义勇为等领域及时预警的群众给予奖励。
截至目前,对重大涉稳情报线索奖励了3.5万元、对群策群防及时预警行为奖励1000元。
激励机制的建立,形成良好的共治氛围,让全社会力量参与到平安建设各项工作中,筑牢安全底线,确保平安建设工作提档升级。

  • 收藏

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上一篇:大通:党建引领促发展 警企共建保平安 下一篇:天燃气热水器选购注意什么 天燃气热水器的禁忌是什么

一键免费领取报价清单 专享六大服务礼包

装修全程保障

免费户型设计+免费装修报价

已有312290人领取

关键字: 装修百科 装修咨询 装修预算表

发布招标得免费设计

申请装修立省30%

更多装修专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