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代谢性疾病已成为危害公共健康安全的主要问题之一,而糖尿病是其中的头号“杀手”。
糖尿病会引发心、脑、肾等多个器官的并发症,早期糖友常常没有不适感觉,数年后症状表现出来时已很难逆转。
中老年人身边总有一到两个朋友或家人诊断糖尿病,使得作为同龄人或者亲属的人们感到焦虑,我是不是也会有糖尿病?如何分辨自己是不是糖尿病高危人群呢?成年的糖尿病高危人群有以下这些1 有糖尿病前期病史(体检空腹血糖大于6.1mmol//L,餐后大于7.8mmol/L);2 年龄 ≥ 40岁;3 体重指数(又称为BMI,其计算方法为体重/身高的平方)≥24.0kg/m2,中心性肥胖(即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4 一级亲属有糖尿病史;5 缺乏体力活动者;6 有巨大儿(即出生体重≥4.0kg的胎儿)分娩史或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的女性;7 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史的女性;(多囊卵巢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不孕、多毛和/或痤疮,是最常见的女性内分泌疾病)8 有高血压病史,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者;9 有黑棘皮病者;(黑棘皮病主要表现为颈部、腋下、大腿根部皮肤变黑变厚)10甘油三酯>2.22mmol/L和(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mmol/L,或正在接受调脂治疗者;11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史者;12有类固醇类药物使用史;(如“强的松”、“泼尼松”、“地塞米松”等药物)13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或抗抑郁症药物治疗者。
(如“氯氮平”和“奥氮平”)14 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总分大于等于25分(下表)[左上]请根据你的达到其中几条决定下一步怎么办?第1类 如果达到其中2-3条(除第1条外)体检时需要关注一下自己的空腹血糖,如果家附近有社区医院可以检测血糖的话,尽快抽空找一天去检测一下,注意前一天晚上保证充足睡眠,10点以后不要进食,早起后空腹早晨6-8点去测,如果距离太远,不能走着去,运动会影响血糖结果,建议乘坐交通工具。
或者尽快去医院门诊挂号检测空腹血糖或糖化血红蛋白,必要时完善糖耐量试验。
如果检查结果正常,那么请可以安心继续保持健康生活即可。
第2类 已符合第1条 处于糖尿病前期处于糖尿病前期该怎么办呢?别慌张,啧我们需要改变生活方式以降低患病风险,措施包括:健康饮食–饮食以果蔬和低脂乳制品为主,少吃肉类、甜食和精制谷类(精品制米面糕点甜品)。
若没有新鲜果蔬,可以使用冻藏品。
不要喝甜味饮料,如汽水和果汁,白开水才是最便宜大碗且健康的饮料。
注意选含糖量低的超重者尝试减至健康体重会有帮助。
减重5%-10%可以明显降低风险,如90kg(180斤)者应至少减重10-20斤、70kg者应至少减重6-12斤。
可咨询医护人员帮助给出健康减肥方法,避免自行恶性节食。
一天活动30分钟–不一定要去健身房或做剧烈运动才有用,散步、园艺及跳舞等活动均有助于改善健康。
戒烟–如果您吸烟,自己尝试戒烟未成功,可以选择向医护人员寻求戒烟建议,得到帮助并使用戒烟药物的人更大机会成功戒烟。
戒烟写在最后,糖尿病不可怕,糖尿病前期也不可怕,保持良好心态,早筛查早预防早治疗,方能打好“防糖”预防战役。
原创不易,希望大家给个点赞或转发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