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刚卯是一种佩戴在身上以辟邪的饰物,制作于正月卯日,因此得名刚卯。
这种饰物在汉代广泛流行,从皇帝、诸侯王到士人都佩戴。
刚卯和严卯形状相似,为小方柱形,通常由玉、犀、象牙、金或桃木制成。
其呈长方体状,中间有贯孔,可穿绳佩戴。
四面刻有文字,多为辟邪祈福的文辞,采用殳书体字体。
不论是皇帝还是普通士人,都以刚卯表达对祈福辟邪的信仰。
刚卯的材质和制作工艺因佩戴者的等级而异,彰显了社会等级制度。
刻文表达了驱鬼愕疫、庇佑国家、祈求夔神庇护等内容,展现了人们对吉祥和辟邪的渴望。
其中的文字内容呈现既央霝除、既圆既方、既正既直等描述,强调其形状和神圣的特性。
最后用诗歌描绘了吉月刚卯的神圣氛围,强调了国家的安定和夔神的庇佑。
汉代刚卯不仅是一种装饰品,更是一种具有宗教信仰和祈福寓意的文化载体。
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信仰体系、礼仪习俗以及等级制度,为后人提供了重要的文化遗产。
如图所示的卯文:译文:吉月刚卯帝令夔化莫我敢当庶役刚瘅既圆既方既正既直顺尔国化既央霝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