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涉及到许多实验,而实验又涉及到许多实验仪器,所以在复习的时候务必要结合实验过程,搞清楚各类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在中考中经常会考到各类仪器的使用方法,知识点贯穿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和计算题,所以必须引起各位考生的重视,以下是常考的9大仪器的使用方法总结。
1、温度计温度计(1)读数步骤:确定分度值——确定零刻度线——确定示数在零上还是零下(2)温度计分类:实验室用温度计(水银温度计)、医用温度计、寒暑表温度计(3)分度值:实验室用温度计1℃,医用温度计0.1℃,寒暑表1℃(4)注意事项: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物体中;读数时视线要正对温度计的刻度线。
温度计读数误差分析2、刻度尺刻度尺(1)读数步骤:确定分度值——确定零刻线是否磨损(如有磨损,须重新确定零刻线)——确定始末刻度——相减(作差)——记录(数值+单位,数值包括准确值、估读值两部分)(2)分度值:一般是0.1㎝和1㎝两种(3)注意事项:视线要正对刻度线;读数时必须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刻度尺读数3、天平天平的使用(1)读数步骤:游码归零、调平衡螺母使指针处在中央刻度——确定砝码的质量和标尺分度值——左物右码——调节使天平再次平衡——读取砝码质量、游码示数——相加记录数据(2)注意事项:放,将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拨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水平平衡,指针恰好指向分度盘正中央;左物右码,通过加减砝码、调节游码使天平横梁再次水平平衡。
天平构造4、量筒量筒(1)读数步骤:确定量程、分度值——放置在水平桌面——视线与凹液面相平读数——记录数据(数值+单位)(2)分类及分度值:根据量程常见的有0~50ml,分度值1ml;0~100ml,分度值2ml;0~250ml,分度值5ml。
(3)注意事项: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相平。
读数误差分析5、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1)读数步骤:调整、归零——确定分度值——读数、记录(2)量程、分度值:实验室常用测力计量程0~5N,分度值0.2N;0~10N,分度值0.4N(3)注意事项:使用前要先对弹簧测力计校零,在竖直方向可以通过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力,进而确定物体的质量。
弹簧测力计的运用6、电流表电流表表盘(1)读数步骤:校零——选择合适的量程、确定分度值——读数、记录(2)量程、分度值:大量程0~3A,分度值0.1A;小量程0~0.6A,分度值0.02A(3)注意事项:不确定量程时,先选择大量程进行试触,如果指针偏转很小,则选择小量程,如果指针偏转明显,则选择大量程;遵循正进负出接线原则;电流表只能串联接入待测电路,绝对不能并联接入。
电流表实物图7、电压表电压表(1)读数步骤:校零——选择合适的量程、确定分度值——读数、记录(2)量程、分度值:大量程0~15V,分度值0.5V;小量程0~3V,分度值0.1V(3)注意事项:不确定量程时,先选择大量程进行试触,如果指针偏转很小,则选择小量程,如果指针偏转明显,则选择大量程;遵循正进负出接线原则;电压表只能并联接入待测电路,不能串联接入电路。
电压表读数8、电能表电能表(1)表盘参数的物理意义:“10(20)A”表示标定电流10A,额定最大电流20A;“1800imp/(KW·h)”表示指示灯闪烁1800次(表盘转动1800转)消耗的电能是1KW·h。
(2)读数:电能表上最后一位数字表示小数点后一位(3)1KW·h=1度电(4)根据闪烁的次数计算消耗的电能W=n/1800KW·h电能表读数:2508.6KW·h9、秒表秒表(1)读数步骤:了解大小盘含义——确定大小盘分度值——确定分针读数——确定秒针读数——相加记录数据(2)分度值:分针分度值0.5min,秒针分度值0.1s(3)注意事项:大表盘读数时应注意小表盘中分针的指针是否过半格(半分钟),过半格秒表读数应在30~59s之间,没有过半格(半分钟)读数应在0~29s之间。
读数1min39.8s如上图:小表盘过了1分又过了半格,所以大表盘读数应在30~59s之间,分度值0.1s,39过了8小格,所以大表盘读数:39s+0.8s=39.8s,总共:1min39.8s即99.8s。
注意:以上仪器的读数,除了刻度尺要估读外,其余仪器不需要估读;此外要注意,有些仪器从下往上刻度依次增大,有些仪器刻度从下往上依次减小,即零刻线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