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GDP新的核算标准出炉山东的各个城市大幅度缩水淄博市的排名有所下降,已经达到了第七的位置,这对于曾经的山东工业强市淄博市来说是不能接受的。
那么曾经的山东工业基地淄博市又是如何得名的呢?淄博市位于山东的中部地区,整个城市南北狭长分布东临潍坊,西邻济南,南临沂,西南临莱芜,北临滨州东营,地理位置重要,淄博市有中国驰名商标92个,山东省名牌产品103个,山东省服务名牌37个,自齐以来就有工商业发达的传统。
淄博市下辖5个区、3个县,临淄、张店、高青、淄川、桓台、博山、沂源、周村。
其中得名较早的是临淄,周武王推翻了商朝,在镐京建立周朝。
建国后封太公姜尚于齐国,都城在营丘也就是临淄。
齐献公即位后为防备边境的纪国入侵,扩建了营丘城。
新的都城营丘城东城墙濒临淄水,所以齐献公就顺理成章将营丘城改名为临淄,这就是临淄的得名。
王莽9年改临淄县为齐陵县,后期改回。
淄博是由两个地方合并简称的,然而其中的淄并不是临淄而指的是淄川,但是淄川的得名却没有临淄早,淄川最早属于齐郡,西汉的时候叫般阳县当时境内有淄川国、南北朝叫贝丘县、因为淄河流经境内隋开皇十八年才叫淄川县。
这才是淄川的得名开始,到了明初又改回般阳府、洪武九年又改回淄川州。
此后一直未改变,到了近代淄川的煤矿开采开始兴盛,淄川的重要性开始增加在1955年4月,淄川县制撤销,把淄川县改为杨寨、洪山、昆仑3个区,而这正是煤矿发达的地区。
仅仅不到一年后因为不方便管理在1956年2月,合并昆仑、杨寨两区,设淄川区。
到了两年后1958年4月,洪山区归淄川区,这样淄川区又恢复了原样。
博这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