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莒县 情在莒县作者:张腾元我与家乡莒县之间,有说不尽的故事。
记得上小学时,我们学校是抗战战役遗址所在地,当时在我们学校公园还挖出了很多抗战文物,当时传出来说挖出了日本人的遗骸,但这些是不是真假那就不知道了。
当时还传出很多谣言,成了学生课间必讨论话题。
当时传言说在学校的一个角落,有一个下水道,每天晚上就会有血在下水道流淌,还传言说下水道里边还有人骨头。
当时我们一下课,就跑去看这个下水道。
当时自己不敢去,跟好几个同学一起去看。
因为去看的人太多了,有时候一个课间还挤不进去看,等看到之后,却发现什么也没有,就是个普通下水道,我当时还不死心,去看了好几次。
到后来校长领着一群老师,都去看了,把下水道井盖都拿开了,结果什么也没发现,据说找到了几根狗骨头,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现在学校也几经翻盖,现在这个角落也没有了,不知道现在上学的学生,还有没有这样的传言了。
这种传言,也让我的小学生活也增加了一些趣味,现在回想起来,也很有意思。
那个时候,人民商场还没有建起来,还是以前的大棚。
当时大棚里边有卖光盘的,为了能够让父母给我买奥特曼的光盘,放学回家之后,就开始打扫卫生,洗碗,洗衣服等,就为了能够买奥特曼光盘,看动画片。
学校附近的小卖部有卖卡片,5角钱一包,当时为了能够买卡片,就把父母给的零花钱攒着,最后都把钱买卡片,还有卖水浒传108将的武器,好像是快集齐的时候,把我妈全都丢进垃圾桶了,我当时还哭了很久,伤心了好几个月。
小时候印象最深的事情,就是从城墙台阶上的龙陛滚下来。
大约记得父母领我去古城墙玩,当时还拿着娃哈哈喝,从台阶中间的龙陛往下走。
当时还问我父亲为什么要建中间这一块,这个龙叫什么,现在也忘记父亲当时怎么和我解释的了。
现在也找不到当年那种的娃哈哈了。
现在回想起童年时光,真是“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在我的家乡浮来山上坐落着天下第一银杏树,距今已有四千多年树龄,千年古树见证了历史岁月的变迁。
母亲以前每年都会去浮来山拜山上香,基本上每次我都会磨着母亲领我去,不过到后来去腻了,慢慢地很少磨着母亲领着去了。
第一次去浮来山时,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树,一直不想走,当时还没有护栏,一会抱着,一会摸着树转圈,总是看不够,摸不够。
几千年来,这棵千年银杏树,经历了风风雨雨,至今还保持顽强的生命力。
在这银杏树下发生过多少故事,比如春秋时期,鲁莒两国会盟就在这银杏树下,还有“七搂八拃一媳妇”的传说。
秋天的银杏树,可谓是“古柯不计数人围,叶茂枝繁绿荫肥。
世外沧桑阅如幻,开山大定记依稀。
”历经千年,枝繁叶茂,越发郁郁苍苍的古银杏树,更是蕴含着文化更迭的故事。
抬头望去,满树的金黄,一阵微风吹过,扇形叶子随着风儿飘洒而下,如漫天飞舞的金色蝴蝶,飘落于树下,又成了一地的金黄。
这秋风吹来,“金色蝴蝶”漫天飞舞,着实令人沉醉,宛如一幅让人沉醉的油画。
在这千年银杏树下,赏“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的秋景,品“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的思绪。
如果问莒县的母亲河是哪条?我想很多人的回答会是沭河。
沭河孕育了山东三大文化的莒文化,养育了两岸的莒县人民,现在建成莒县最大的城市休闲公园和森林公园—莒县沭河公园,一河清水、两岸绿色、三季花香。
白鹭翩翩立清滩的蜿蜒沭河,带动莒县蓬勃发展。
这里也是莒县人民夜生活和春日踏青的主要去处,成了独具莒县特色的城市公园。
7月的沭河,绿树滴翠,群群白鹭或立清滩,或翱翔蓝天,为多彩的沭河增添一份灵气与活力。
沭河大桥和蓝天白云倒映水面,勾勒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景。
远在他乡的莒人,不管走多远,只要找到沭河,就能找到家乡的路。
沭河,我的家乡。
几十年弹指一瞬间。
如今,莒县也比我小时候有了大变化,虽然说现在很多人都搬到莒县新城区居住,但还是有很多人喜欢来老城区转转。
沉浸在莒文化厚重的历史中,也日日感受着莒县日新月异的发展与变化。
在老城区从2018年5月份开始建造莒国古城,打造中国春秋第一城、江北水韵之城、打响“五千年文字、四千年银杏、三千年古城”品牌。
莒国古城将重建莒王宫、城阳王府、文昌阁、曾子书院等建筑,让游客了解学习到莒文化和莒县的历史,去找寻诗和远方。
老城区面貌一直都在变。
当年的莒县第一实验小学,早已换新颜,环境变得很优美,教学设备全部现代化。
浮来山上的银杏树现在也安上了护栏,虽历经沧桑,但至今枝繁叶茂,生机勃勃。
景区也更加现代化,绿水青山、鸟语花香、江山如画,成了附近县区有名的旅游景点。
如果走在莒县城区,处处充满时代的惬意。
沭河以东的庄稼地,如今已变身成崭新的莒县新城区,焕然一新、明媚艳丽、车水马龙。
城市的主干道上,串起来一长串“珍珠”:莒县首家蜂文化旅游景点嗡嗡乐园、白鹭翩翩的沭河公园、历史悠久的莒州博物馆、绿树掩映的文心广场,还有承载四千年银杏的浮来山、莒县体育场、莒国古城、城市书房等等。
金鸡菊、海棠花、木槿……路边的鲜花盛开,烂漫的花海笑迎八方来客。
莒县成为日照市非物质博览会永久承办地,不断做大做强非遗产业,让莒文化发扬光大,让世界都知道莒文化,也让莒文化走进寻常百姓家中。
即将动工建设的莒县第一座高铁站,莒县北站,将助力这座三千年古城在新时代笃定前行。
几十年间,我曾经多次离开过莒县,但每次都忘不了故乡的气息,回到家乡。
也许是我太念旧,也许是乡情太浓,也许是对故乡的偏爱。
外面的风景再美,也留不住我的心,追根溯源还是割舍不下千丝万缕的乡土情怀。
我的家在莒县,情也在莒县。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莒文化,历史底蕴厚重而又充满活力的莒县,是我的家园,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是我一辈子都不愿离开的地方。
张腾元,山东莒县人,95后,喜写散文诗歌壹点号方寸年华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