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我家乡玩一天#昨天在头条这里即兴了一篇文字《咸阳即将成为地铁通行的三线城市》,就有读者留言指出,说是准确的说应该是很多咸阳市民们吐槽西安地铁1号线三期没有驶入咸阳市中心,而不是《咸阳即将成为地铁通行的三线城市》一文里所说的“很多咸阳市民们吐槽西安地铁1号线三期没有驶入咸阳市主城区”。
而我是如下这样向他们回复的:咸阳市主城区早已经由过去一个小县城为基础升级的县级市发展到今天地级市的主城区,也早已经成为了一座多中心的三线大城市了。
咸阳渭河渭城桥(渭河2号桥)虽说当下的咸阳城是不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都城或第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秦朝首都所在地的概念,还被不少人持有认可或反对的意见,而且还一直喋喋不休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可现实中的咸阳市主城区确实是很难见到秦的遗迹,反倒是明清时期的文物古迹遗存众多。
咸阳“浓郁吹箫”的古籍凤凰台其实现在的咸阳市主城区是在明清时期的“咸阳县”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至今。
当然说到这儿,可能也会有人说现在的咸阳市主城区也是由秦时明月汉时关演变而来的。
这话也确实不假,即便秦咸阳城遗址确实是在现在咸阳市区东北20公里左右(因为城市发展,现在也说10公里左右)的地方,但毕竟“咸阳”二字一直保持至今,也一定有着割不断理还乱的文化传承。
新中国建立之后与之前,咸阳县也有隶属于西安的时候。
即便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县级咸阳市,也有过不隶属于咸阳地区(专区),而隶属于西安市的时期。
咸阳市独立成为县级市之后,咸阳的市中心尽在现在中山街一带的老城区。
又因为建国后拆了咸阳城墙及其填埋了咸阳护城河后修建的人民路,因为新建的国营百货商场、饮食公司,以及国棉一厂、第八棉纺厂、纺织机械厂等大型国营工厂的客观原因,咸阳北门口至电影院这一小段人民路,加上咸阳火车站,也开始逐渐显露市中心繁华地带的雏形。
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后,随着咸阳城市的发展,再加上原本人民路以西的国棉七厂、铸字机械厂、第二印染厂、国棉二厂的建设与其众多的人口,再加上咸阳电影院作为当时咸阳最最红火热闹的娱乐场所,这里才逐渐成为了咸阳市真正意义上的市中心。
国营咸阳电影院到现在依然还在,早已找寻不到当年虽土却领风骚几十年的建筑风韵。
但因为此地是连接狭长的咸阳市区的中心地带,再加上此地向南还有当时咸阳唯一的公园--咸阳市渭滨公园;向北是咸阳机器制造学校(现在的陕工职院)……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至九十年代,随着陕西彩色显像管总厂(彩虹集团)的建成与突飞猛进地大发展,带来了这里城市化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人流、物流与资金流,这里很快成为了咸阳市的又一个繁华中心。
大名鼎鼎的“汇通面”,就是以此为基础诞生并红火至今的。
咸阳市市区至于向南跨越渭河发展,以及向北突破五陵塬的发展就不一一而论了,相信有心的读者自会了解。
总之,咸阳早已经不再是当年的小咸阳了,电影院附近周边虽然还可以看到ZF有意无意的继续在加强建设与巩固,但其肯定不会是唯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