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最近老流鼻血。
”“多喝水!”“嘴皮子撕得感觉下嘴唇都薄了。
”“多喝水!”“感觉最近脱发。
”“多喝水!”…… ……不同的情景,相同的应对方式,那就是喝水。
尤其热水,更可“包治百病”。
无论是在办公室还是在家里,奇点糕都备有超大容量的水壶。
但也只有等到晚上躺平睡觉前才会想起,今天喝水量没达到指标,即每天8杯水,也就是大约2升水。
没有任何给水壶打广告的意思(更推荐左图的硬吸管)不过,这个指标其实一直属于“国际民间传说”,是基于小样本研究所产生的结论,并没有足够有力、严谨的科学证据来支持。
近日,一篇发表在顶刊《科学》上的文章对这一指标郑重地提出了质疑——每天压根不需要喝这么多水!来自全球各地共计78个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联手合作,对中国、美国、日本等23个国家地区、5604人展开调查,分析得出不同群体的人体水周转量(即人体每日对水的总使用量),并揭示生活、经济、环境等因素对水周转量的影响[1]。
结果显示,男性、女性的水周转量在大约30岁达到顶峰并维持较高水平,男性到达40岁、女性到达65岁之后,水周转量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而根据水周转量推断,每日饮水量2升并不适合所有人。
论文首页截图先来解释一下水周转量。
人体水周转量=人体摄入水分+流失水分,也就是水在人体内流动总量。
其中,人体摄入水分的方式主要包括体表交换、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