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戳右上方加关注!每天上午准时与您分享优质文章~本文共计1188字,阅读仅需3分钟~南宋是龙泉窑青瓷发展的鼎盛时期,无论造型还是装饰釉的表现、技艺还是艺术风格都达到了高峰。
南宋的青瓷融合了中国制瓷工艺精华,集古代青瓷生产工艺之大成。
将早期青瓷和唐代越窑青瓷发挥到极致,以翠青釉色著称。
南宋开禧二年的《云麓漫钞》载:“今处之龙溪出者色粉青,越乃艾色。
”厚釉的出现让南宋龙泉青瓷更加注重造型变化,南宋龙泉青瓷如凝脂般堪比美玉的艺术特征,符合儒家经典关于玉文化的要求,且深受当时宋代宫廷的赏识。
南宋 龙泉窑翠青釉刻划莲瓣纹五管盖瓶龙泉窑翠青釉刻划莲瓣纹五管盖瓶,南宋,通高24、口径7、底径7.7厘米。
瓶呈塔式,直口,塔式腹,圈足。
瓶肩部出五管,管口沿为锯齿状,瓶身刻莲瓣纹和网纹。
盖为覆莲式,盖面刻莲瓣纹,飞鸟形钮。
瓶底部刻“何宅”二字。
通体施青釉,釉层均匀,釉色莹润。
北宋五管瓶中还有瓶身阴刻“官宅”二字的。
南宋 龙泉窑青釉出戟觚式瓶龙泉窑青釉出戟觚式瓶,南宋,高25、口径15、底径10厘米。
仿古代青铜觚造型,撇口、长颈、鼓腹、胫部渐丰,高足,外部四出戟,通体施青釉,造型古雅,胎体灰白,釉层明亮厚重,传世品少见,为南宋龙泉窑青瓷仿古代青铜觚之佳作。
南宋 龙泉窑青釉贯耳瓶龙泉窑青釉贯耳瓶,南宋,高16、直径7.5厘米。
直口,长颈,颈上部有对称贯耳,鼓腹,圈足。
通体施龙泉青釉,器型素雅,格调古朴,与同时期官窑器型相类,无纹饰雕刻,以造型、釉色取胜,为宫廷陈设瓷。
南宋 龙泉窑青釉弦纹盘口瓶龙泉窑青釉弦纹盘口瓶,南宋,口径12.5、高22厘米。
盘口,长颈,颈部有两周等距凸弦纹,颈肩部有两周凸弦纹,鼓腹,腹部有三周凸弦纹,圈足。
通体施青绿釉,釉色青中闪绿,釉层厚实光润。
造型及凸弦纹均仿古代青铜器型和出筋纹饰效果,为南宋宫廷仿古陈设器之佳作。
南宋 龙泉窑梅子青釉堆塑龙纹盖瓶 英国维多利亚·阿伯特美术馆藏除上述器型外,新创器型有堆塑龙虎盖瓶、葫芦瓶和荷叶盖罐等。
南宋龙泉窑梅子青釉堆塑龙纹盖瓶,现藏英国维多利亚·阿伯特美术馆。
高25.5、直径12厘米。
瓶直口,长圆腹,圈足。
带盖,盖纽为卧伏状长颈尖嘴瑞鸟。
瓶颈肩处凸雕一只蟠龙,蟠龙围绕器身,龙身粗壮,爪纹锋利。
通体施翠青釉,呈梅子青色,釉色翠绿欲滴,色泽可人。
堆塑纹饰精美,釉色以翠绿晶润的梅子青装饰,为南宋龙泉窑梅子青釉中珍品。
其釉层较厚,厚釉施釉数层,施一层素烧一次,再施釉再素烧,最后才正式烧成,厚釉可达十余层,厚釉的出现以及釉的不透满足青瓷的玉质,厚釉与玉质的釉面使南宋龙泉青瓷更注重造型变化,给人以澄净高雅感觉。
南宋至元 龙泉窑青釉凸花葫芦瓶龙泉窑青釉凸花葫芦瓶,南宋至元,高27、口径4.7、足径9.2厘米。
形状如葫芦,撇口,束颈,双鼓腹,圈足。
通体施粉青釉,器表饰凸起的缠枝花卉纹,釉层较厚,釉面温润。
造型端庄古朴,为南宋新创器型,南宋至元较为流行,是龙泉窑粉青釉中精细之作。
南宋 龙泉窑青釉双凤耳瓶龙泉窑青釉双凤耳瓶,南宋,高15.5、口径5.3、底径5.7厘米。
盘口,长颈,颈部饰对称双凤耳,斜肩,长腹,浅底挖足。
施龙泉青釉,造型典雅,器表有开片纹,同类器型还见有双鱼耳、摩羯耳和鱼化龙耳瓶等,上品有梅子青和粉青釉。
《收藏家》杂志作者:张润平 2019年1月刊《如冰似玉的龙泉窑青瓷——国家博物馆藏宋龙泉窑青瓷赏》(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