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开片,又称冰裂纹,本为瓷器釉面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
开片原是瓷器烧制中的一个缺点,但人们发现了其中趣味和美,并掌握了开裂的规律,将其变成了瓷器的一种特殊装饰。
自有瓷器烧制以来,开片的现象就一直存在,但其成为一种刻意的装饰并真正流行起来,则要到宋代。
原为瑕疵的人工开片瓷器能在宋代找到生根发芽的土壤,与当时的审美取向是分不开的。
与前朝唐代尊崇的繁华绮丽不同,宋代充分体现了以简胜繁的审美诉求。
有学者这样总结宋代的审美:“个人的欲望表面上被禁止,实际上是通过一种内化的手段,探索更为深邃的精神空间。
因此,中国古典美学精神在宋代达到了极致。
建筑讲究白墙黑瓦,陶瓷讲究单色釉,绘画讲究写意风格的水墨山水,就连赏花,也推崇梅兰竹菊之清高品格的种类。
”瓷器表面开片简约消瘦的线条、朴素纯粹的布局,正好迎合了宋人的审美。
微店+⭕⭕⭕点击图片快速下单⭕⭕⭕小程序瓷器的开片有两种1一种是人为的开片,通过对原料的不同调配,实现大致上可控的开片效果。
这样烧制出窑的瓷器,开片形似龟裂,开坼都在胚胎里面。
2除了人工开片之外,瓷器还有一种开片形式,也是最自然、最奇妙、最具审美情趣的开片形式。
而实现这种开片的,正是时间这双神奇的手。
历年既久的瓷器,表现釉层渐渐内裂,或呈鱼子纹,或成牛毛纹。
开坼与胚胎无关,开片纹痕不深入,仅开在釉面上,坼而未坼,若隐若现,像时间瘦弱而坚韧的停驻和累积,每一节孱弱纤细的走向,都在诉说着一段已逝的光阴。
人工开片的色泽以灰、褐、黑等为主调,线条粗犷明晰,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极明显的存在感;自然开片的色泽,以古朴怀旧的黄为主调,或浅或深,或呈金线状,自然淡雅,犹如流水长年冲刷着沿下游生长的陈年水草一般,顺着时光的脉胳尽情地漫散开去,随意洒脱。
人工开片工艺和后天开片现象常常汇于一器,相辅相成,老旧古雅,共同早就一件件天成美器。
世人推崇“大器开小片,小器开大片”。
小片细碎,曰鱼子纹;大片稀疏,曰牛毛纹、柳叶纹、蟹爪纹。
大器开小片,繁复、细密,似盛唐一树繁花;小器开大片,简约、素净,似瘦宋一纸疏梅。
开片瓷器摆件,观其外壁,日月风尘,千丝万缕;开片瓷器茶具,赏其内壁,汤色尽染,一抹温情。
以瑕为美,意外所得,这如花绽放的开片瓷器,就是最好的、最美的例子。
开片,这种发生在瓷器釉面上的开裂现象,是爱瓷之人难舍的玩味,是经得起看的,耐得起赏的,惹人心醉神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