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2月21日至2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受到周恩来总理等中国领导人的欢迎。
特别是在2月28日,中美上海联合公报发表,成为了中美关系基石的三个联合公报之一,也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
在此之前,1972年1月,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黑格、白宫发言人齐格勒等一行掀起来花为尼克松访华的有关安排与中方进行对接。
在这个过程中,在租用卫星进行实况转播一事上,周恩来总理展现了高超的谈判艺术,有力的维护了国家主权。
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黑格一行人来华后,齐格勒就向中方提出,尼克松希望自己访华的过程面向全世界进行转播。
当时,电视机在西方国家已经十分流行,尼克松此举显然是为了进一步扩大自己访华的影响,提升自己的政治实力。
中国第一颗通讯卫星东方红二号0B星要到1984年4月8日才发射受总理委派负责与齐格勒对接的熊向晖就此事向周恩来总理进行了汇报。
总理表示,可以答复齐格勒,中国政府原则上同意齐格勒代表美国方面提出的这一请求。
但中国目前还没有通讯卫星(中国第一颗通讯卫星东方红二号0B星要到1984年4月8日才发射),请美国方面帮助中方租用通讯卫星并在转播技术方面提供协助。
1972年,通用技术中仪公司从美国引进的第一套卫星地面站熊向晖再次与齐格勒进行磋商。
齐格勒表示,他本人没有经手过通讯卫星租用事宜,但想来应该不便宜,估计尼克松总统访华期间约需要100万美元的租赁费用。
但中国政府不用担心,美国政府已经准备了卫星终端站,只需要中方在尼克松到访的北京、上海、杭州等地修建配套的地面设施,费用也都可以由美国承担。
熊向晖最后表态,修建地面配套设施的费用由中国政府承担,美国提供技术支持即可。
熊向晖觉得,既然美国政府已经做好了准备,正好不用花那么多钱为美国记者租用通讯卫星等设备,可以为国家节省外汇。
不料,在向总理汇报时,却被总理批评了。
周恩来总理指出,这不是花多少钱的问题,这是涉及到中国主权的问题,在主权问题上决不能有丝毫含糊。
总理进一步表示,应向齐格勒讲明三条意见:第一,请美方协助为中方租用卫星终端站,租用期要覆盖尼克松总统访华的时间,即北京时间1972年2月21日1时至2月28日24时,费用由中国政府承担;第二,在租用期间,卫星终端站的所有权属于中国政府,美国方面如需使用,可以向中方提出申请并向中国政府支付使用费;第三,租用费和使用费都要合理,请齐格勒协助提出具体数目。
中方也会通过其他途径了解国际上的通常价格,不做“冤大头”。
尼克松为周恩来脱大衣斗胆分析一下总理的三条意见:第一,虽是主要为了满足美方需要租用的卫星终端站,但毕竟是在中国境内进行的外交活动,主权在我,作为东道主的中方自然有能力为相关活动提供保障,因此租用费用中方没有问题;第二,虽然是美方协助中方租用的卫星终端站,作为东道主,中方保证美方可以使用,但是“在商言商”,该交的使用费不能免除;第三,无论是中方支付的租用费,还是美方缴纳的使用费,事实上是相关联的,如果把中方当“冤大头”,自然是不可以的。
这三条意见,言简意赅、态度鲜明,有力地体现了总理维护国家主权的庄严态度。
周恩来总理的大国风范果然,熊向晖向齐格勒反馈后,齐格勒表示,这是他第一次遇到这样的谈判对手,很佩服中方的精明,更佩服中方处处注意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尊严。
他还进一步说到,经过此事,他完全同意基辛格博士的看法:周恩来总理是世界上罕见的、令人敬佩的、伟大的政治家和外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