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欢迎您来到装修百科!
关注我们
我要装修

大城南赵扶镇:红木小件闯出大市场(河北大城南赵扶镇)

发布:2024-06-24 浏览:63

核心提示:红木家具声名远扬,红木小件闯出市场。近年来,大城县南赵扶镇依托中国北方最大的古典家具生产基地,深挖传统产业文化精髓,在做大做强古典家具产业的同时,把发展手工木质工艺品作为培植红木文化产业的新路径,成为了农民创业增收的新亮点。走进森源工艺品店,佛珠手串、文房四宝、文玩摆件等红木小件琳琅满目。“刚收到山西一个老客户的订单,让我们设计具有纪念意义的摆件2000个,价值近120万元。”店铺负责人张健介绍,目前厂家拥有60多个人的制作团队,制作的小件不光销往全国各地,有的已经出口到美国、英国。张健最早是在南赵扶镇冯

红木家具声名远扬,红木小件闯出市场。
近年来,大城县南赵扶镇依托中国北方最大的古典家具生产基地,深挖传统产业文化精髓,在做大做强古典家具产业的同时,把发展手工木质工艺品作为培植红木文化产业的新路径,成为了农民创业增收的新亮点。
走进森源工艺品店,佛珠手串、文房四宝、文玩摆件等红木小件琳琅满目。
“刚收到山西一个老客户的订单,让我们设计具有纪念意义的摆件2000个,价值近120万元。
”店铺负责人张健介绍,目前厂家拥有60多个人的制作团队,制作的小件不光销往全国各地,有的已经出口到美国、英国。
张健最早是在南赵扶镇冯庄村开店,2015年入驻红木城。
“入驻红木城后,流动的顾客更多了,在店里批发红木小件的客户也越来越多。
”张健说,山东省的冯先生每个月都要成批定货2次以上,每次在森源工艺品店进货都在20万元以上。
效益最好的时候年销售额达到1600万。
南赵扶镇生产木质工艺品的历史已有10余年了,从开始用紫檀、黄花梨、红酸枝等名贵木材制作明清古典家具,到用这些名贵木材制作精美多样的工艺品,是南赵扶群众求创新、重发展、稳市场的观念转变,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的路径,也推进了红木产业加速发展。
目前,全镇生产、制作的木质工艺品分为佛珠、木雕、文房四宝、文具、茶道、家居饰品、摆件、生活用品等28类80多种工艺品。
截至目前,全镇现有生产制作木质工艺品规模以上厂家达35家,散在经营和以家庭作坊式生产的达1800多家,从业人员达7600人,年经营收入在3.8亿元以上。
“红木家具好,小件更好卖!”在双福工艺品店,店主缴福举和妻子郝福妹正忙着招呼络绎不绝的顾客。
该店主要生产、销售印度小叶紫檀、越南黄花梨等材质的工艺品摆件和文玩手串,拥有稳定的销售渠道。
同时,还注册了“双福家”商标品牌,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生意越做越好,工艺品知名度越来越高,年收入屡创新高。
“我们的产品从原来20个种类70多种产品,增加到现在的50个品类100多种产品,基本满足了各个年龄段的消费需求,经济效益实现了成倍增长。
”双福工艺品店负责人缴福举说。
在南赵扶镇,像双福工艺品店这样的销售门店已达到60余家,人们的收入实现了逐年增高。
在稳定、提升红木文化市场的同时,南赵扶镇因势利导,不断拓宽群众创业增收空间,积极培育了生产木质工艺品的6个专业村,主要生产木梳、扇子、拐杖、官箱等备受欢迎的红木小件。
在小李庄村村民李玉成家中,他的妻子贾翠苹正在忙着给顾客定制的扇子打磨抛光、组装扇面。
不同于传统单一线下销售,李玉成家的产品主要依靠线上销售和线下私人订制,年生产木扇4万多把,年收入200多万元。
“不光自己家变好了,在我家打工的工人,收入也提高了很多,有的还在县城买了房子。
”李玉成说。
小李庄村形成了生产木梳、扇子、手把件的专业村,全村有近110家家庭手工业作坊,全村从业人员占到了全村人口70%。
不仅如此,姚马渡村形成了生产官箱、首饰盒、拐杖的专业村,全村有130多家家庭作坊,800多人从事工艺品生产。
大城县南赵扶镇党委主任科员齐宝山表示,南赵扶镇把发展红木工艺品作为群众创业增收的新路径,通过引导企业丰富产品结构、提高制作技艺、降低生产成本等举措,使传统工艺品不断得到上档升级,形成了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红木文化产业链,有效地带动了全镇经济快速增长。

  • 收藏

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上一篇:大城中国红木城(大城红木排名前五名) 下一篇:[太原沐林装饰]新房装修预算不足怎么办?装修如何省钱呢?(太原沐林装饰)

一键免费领取报价清单 专享六大服务礼包

装修全程保障

免费户型设计+免费装修报价

已有312290人领取

关键字: 装修百科 装修咨询 装修预算表

发布招标得免费设计

申请装修立省30%

更多装修专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