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北京人。
回顾了一下在北京买房的经历,感觉自己真的没有投资房产的天赋。
第一套。
时间:2002年。
大望路地铁站旁,SKP对面的蓝堡国际公寓,面积67平米。
购买价:1万/平米。
没贷款,和我哥合买。
2017年出手,价格将近600万。
这一套肯定是赚了,不过那个时候闭眼买都能赚。
在那个年代,这个价格真的算是很贵了,因为这房子是外销房,可能很多人已经不知道外销房是什么了。
就是外籍人士能买的房子,还有一种叫内销房,外籍是不许买的。
所以这房子价格真的很感人。
但我那时的理念是贵的就是好的,好的就是稀缺的。
房子在当时来讲确实不错,位置好,在刚刚规划的CBD之内。
CBD是北京当时最贵的区域,而这房子是当时CBD内最贵的房子之一。
大堂高大上,精装够档次,每个单元大堂站一个黑西装白手套的180帅小伙保安。
04年入住,那时的物业费就已经4元/平米。
可惜的是没过几年,外销房政策取消了,所有房子一视同仁。
没过几年,周边小区的涨幅都远远超过了它。
教训:没有考虑性价比,没有贷款用杠杆。
那时候是刚需的天下,越是单价总价低的房子,涨幅越大。
#买房##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