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欢迎您来到装修百科!
关注我们
我要装修

2月22日香港抗疫亲历记: 疫情暴露香港大多数人住房太小,必须解决

发布:2024-06-24 浏览:31

核心提示:文 | 周八骏2022年2月21日,香港连续第三天寒冷天气,细雨不绝,乌云蔽空,给继续肆虐的第五波疫情平添杀气,新增确诊新冠病例7533宗,又一次创造疫情爆发两年多来单日新高纪录。从2月20日起,特区政府记者会把每天新增确诊病例分为两类,一类由香港医院管理局下属各家公立医院复检核酸所得,一类由政府卫生署所属卫生防护中心公共卫生化验所覆检核酸所得。所谓“覆检”,是相对于私立医疗机构检测或者个人自测,后者原来被称为“初检”。以往,卫生防护中心公共卫生化验所对公立医院复检结果要再复检。由于感染者越来越多,最近决

文 | 周八骏2022年2月21日,香港连续第三天寒冷天气,细雨不绝,乌云蔽空,给继续肆虐的第五波疫情平添杀气,新增确诊新冠病例7533宗,又一次创造疫情爆发两年多来单日新高纪录。
从2月20日起,特区政府记者会把每天新增确诊病例分为两类,一类由香港医院管理局下属各家公立医院复检核酸所得,一类由政府卫生署所属卫生防护中心公共卫生化验所覆检核酸所得。
所谓“覆检”,是相对于私立医疗机构检测或者个人自测,后者原来被称为“初检”。
以往,卫生防护中心公共卫生化验所对公立医院复检结果要再复检。
由于感染者越来越多,最近决定公立医院复检结果,毋需卫生防护中心公共卫生化验所再复检。
从2月21日起,在区分“覆检”是由两个机构平行展开的同时,政府不再报告每日初步确诊人数,因为,政府无法掌握越来越多分布全香港、由个人自行快速检测的情况。
自行快速检测的,不是不想交公立医院或者卫生防护中心公共卫生化验所复检,而是两个机构只能接受一小部分。
于是,自行快速检测为阳性的香港居民,越来越多只能居家自行隔离。
资料图这时,香港人居住局促的问题暴露了。
以往住所小,影响的是生活质量。
如今,居所小,将新冠病毒传染给家人,影响健康甚至生命安全。
越来越多耳闻的真实事例,是一人染疫必定传染全家。
目前香港居民人均居住面积是15.8平方米。
内地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019年就是39.8平方米。
这是粗略比较,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分析,供大家参考。
众所周知的现实是,人越穷,居住面积越小,生活条件越差,自身免疫力也弱,受新冠病毒感染的风险就大。
2月21日,笔者提供一条微头条——有居住“㓥房”(即:在一间房内分隔成几间,居住其中一间)的香港人,感染新冠病毒后未被安排入医院治疗,担心传染同住人士,于是,搬上天台自我隔离,十多天来只抹过两次身,寒夜靠“烧炭”取暖。
在香港,有另一类人也住在很小的居所里。
他们是新晋中产人士,大学毕业后工作10年以上、月薪至少四五万港元、积蓄了数百万港元,或者家长能够接济几十万至一百万港元不等。
他们当然不穷,但因为楼价贵,不得不租住或者购买小面积的居所。
香港的地产商新建不少这一类小面积住宅,据说是市场导向,来满足新晋中产人士的居住需求。
这一类新建的房屋,即一手房,在香港被称为“纳米楼”。
过去4年,在供应市场的84个新住宅盘共逾3.67万个住宅单位中,近5,000个单位实用面积低于280平方呎(约折合28平户米)的单位,由地产商使用原有土地兴建。
目前,地产商正在建造的“纳米楼”,最小的,与一个面积为135平方呎(约合13.5平方米)的标准车位相若。
“纳米楼”泛滥,一定程度与特区前届政府的放任分不开。
尽管特区现届政府2021年底规定,今后,地产商从政府拍卖或中标所得土地,限制兴建面积小于280平方呎的住宅单位。
但是,如果香港经济不发展、居民收入跟不上楼价,限制有何用?20多年来,香港的大学毕业生的入职起薪点,一直徘徊在高于一万港元的水平,楼价却涨了几倍。
今天,一手楼价,即使“纳米楼”,均价也在每平方呎5万港元,约合每平方米50万港元。
眼下,住在价格1000万港元或以上的“纳米楼”中的香港新晋中产人士,同以月租数千港元租住㓥房或木板隔间房的穷人,一旦感染新冠病毒,一样传播给家人。
世纪疫情,充分暴露香港的种种积弊!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图片资料

  • 收藏

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上一篇:香港住房面积等中位数(香港的住房面积怎么算) 下一篇:天燃气热水器选购注意什么 天燃气热水器的禁忌是什么

一键免费领取报价清单 专享六大服务礼包

装修全程保障

免费户型设计+免费装修报价

已有312290人领取

关键字: 装修百科 装修咨询 装修预算表

发布招标得免费设计

申请装修立省30%

更多装修专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