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中国文/何佐晨朱砂、胭脂、赭石、丹青、绛紫、杏黄、月白、苍绿、黛蓝……当这些美色名词袅袅娜娜地袭来,山水画就在眼前渐次打开,令人不胜迷醉。
天子的朱批、少女的情窦、赤红的山崖、丹砂与青雘……每一种色彩都美得独一无二,都美得妙不可言, 而最能呈现以情定色的那种婉转,我想莫过于中国水墨画了。
水墨之美,承载着绵延五千年的华夏血液跃然纸上,作为中华文明最美丽的外衣,表达的是一份飘移历史和时间而来的美好韵律。
水墨天青 , 源于宋徽宗的一场美梦 , 梦中烟雨初霁 , 江白搭配着天青色。
于是徽宗醒后,立马题词,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
于我而言 , 对于“水墨”我情有独钟,我的少年情思,大都放在了一纸国画上。
隋唐明月下的一场微雨,点染出文人眼里的一场盛春,真正由水墨构成的中国画作也随之萌芽。
如果说展子虔的《游春图》第一次绘出了朦胧梦幻的东方之美,中唐画匠们对形状姿态的极致描绘则实为其繁枝茂叶,《五牛图》《步辇图》所代表的人物画派轮廓的出现和花鸟画派的初步形成,在盛唐文化狂欢的同时,为中国画本身备好了日后踏上远途的行囊。
到了宋代,即时便常有人说中国画是大家之艺术,人物、花鸟芸芸匹不上其之磅礴的气势与非凡的气度,以至于在某些现代的教科书上也常有“中国画”即为“山水画”的注脚。
但若真淡去前面在绘画史上的位置,恐怕两宋时期堪称辉煌的中国古代绘画艺术时期也不复存在。
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的文人画卷,只有接受了中国画中画派间大小相宜、远近重合的不同审美观念,才能与其诗文句法中三五成行、骈散结合的为文形式有机结合。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绘出符合心地意境的画卷,笔下才能生出色彩绚烂的花朵,令中国画真正意义上名垂青史。
中华文化的发展大江奔腾,至此中国画以“美”的名义拥有了自己的九曲长河。
中国古人对色彩的认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