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大家可能习惯了,西方动不动就对我们进行制裁,什么芯片、超级计算机、电动车、5G通讯,凡是我们稍微比西方强上一点,对方就掀桌子。
不过这次轮到中国出手了,两天之内连续两个动作,真是好好的出了一个恶气,不知道各位看完是否会觉得心中舒坦了不少。
5月30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和装备发展部三部门发布,对航空航天结构件、发动机等相关设备进行实施出口管制的公告。
这次管制的可不是普通工业成品,全部都是科技含量极高的产品和技术,是真正的工业皇冠上的“明珠”。
比如第一项航空航天结构件和发动机装备以及软件技术。
第二项是涡轮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叶片,高温合金单晶铸造设备。
第三项是航天服的面窗。
第四项是聚乙烯超高分子材料。
这些设备和材料不仅涉及民用,和军用也息息相关,比如燃气轮机就是大型舰艇和坦克等装备必不可少的动力。
聚乙烯高分子是防弹头盔、防弹衣和防弹插板的重要材料。
正因为如此,这个公告涉及的不仅是商务部,海关,还有一些重量级部门,足以说明相关产品的重要性。
可以说随便一项产品拿出来足以影响对方整个产业,乃至是军工体系。
那么问题来了,这次管制后,对谁影响最大呢?根据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今年前4月,中国航空器和航天器制造相关产品的前三大进口国,分别是美国、越南和新加坡。
而燃气轮机相关产品技术的前三大进口国分别是美国、印度和越南。
防弹衣和头盔材料,进口最多的是美国、巴西和越南,由此不难看出,进口这些设备和材料中最多的总是美国,进口这些生产的出的是什么?恐怕大部分都成了美国军工复合体的武器,自然也是用于支援和发动战争。
尤其是美国和德国是支援乌克兰的主要国家之一,当下全球局部战争高发,美国功不可没。
而这次管制,就是要让美西方也尝尝卡脖子的滋味,考虑到最近F35刚出就坠毁了,也不知道是不是稀土不够用了。
一旦加强管制,就可以让美国军工产业链设备和材料遭遇短缺,产量会急速下滑,美国挑动全球战火的小心思,自然不攻自破。
当然有的朋友会问,美国为何不自己制造呢?这一方面是因为美国的产业链已经缺失了,二是没有中国生产的物美价廉。
第三则是稀土,相信应该大家还记得之前对稀土的管制,没有稀土,美国当然只能买我们的成品设备了。
当然,管制不是直接禁止,还是有可以谈的空间,但是出口给谁,不给谁,给多少,这些主动权在我们,换句话说要看对方什么态度。
这就增加了我们的谈判筹码,美西方如果继续肆无忌惮的对我们的电动车、太阳能等产品虎视眈眈,那美国人也得不到他们需要的东西。
谁手上还没有一定克制你的东西呢,在全球化市场的情况下,不可能一个人说了算的,即便融入全球化产业链一份子的美国也不行。
你意味着就完了?两天内还有第二次出手,5月31日消息,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关于终止《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部分产品(第二批)关税减让的公告。
这个公告表明,因为台湾地区单方面对大陆产品采取歧视性禁止措施,因此对原产于台湾地区的附件所列润滑油基础油等134个税目进口产品。
那么什么是歧视性禁止呢?就是说同样的产品,日本的可以进来,美国的可以进来,但是对大陆不开放。
那这ECFA签的还有什么意思呢?那么这次的停止让利,也就是一记重拳了,因为这134个项目还是有点分量的。
整个ECFA的贸易早收清单,一共有500多个项目,这一下子就去掉了接近三分之一,而且其中包含了台湾比较有优势的石化产品,打的很准,也打的很疼,打中了对方的七寸。
目前来看,这次两次出手,有共同点,都是着力在经贸上,但是又各有不同,对台岛虽然重但最多是惩戒,但对美方却是做了一个断他们产业链的起手式姿势。
有时候不要小看这个经贸上的出手,毕竟不看海关资料不知道,原来美国的军工体系基础设备和原材料,大部分是来自中国产业链体系,就这你向还每天傲慢的不行,真不知道谁给他们的勇气。
那么这次也终于轮到中国出手,让西方尝尝卡脖子的滋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