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欢迎您来到装修百科!
关注我们
我要装修

全村轰动!干枯了20年的老泉眼又涌水了

发布:2024-06-24 浏览:50

核心提示:五年间,超过52亿立方米的南水,在精心呵护之下抵达北京,极大缓解了北京水资源紧张的情况,也让千万北京市民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水碱变少了水变得甘甜了、城里城外的景变得更美了……水质提升了告别壶底水碱 沏茶更加香甜市民王满仓住在南城,每天早上起床之后,习惯先烧上一大壶水,泡一杯绿茶。“这南来的水呀,就是好喝,我这电热水壶使了四年多,里面还是挺干净的。”王满仓拎着手里的热水壶,看着锃亮的壶底乐呵呵地说道。“是啊,你也再不用铲水碱了。”老伴儿随声附和。王满仓住在南城多年,喝了大半辈子地下水,家里过去用的铝制水

五年间,超过52亿立方米的南水,在精心呵护之下抵达北京,极大缓解了北京水资源紧张的情况,也让千万北京市民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水碱变少了水变得甘甜了、城里城外的景变得更美了……水质提升了告别壶底水碱 沏茶更加香甜市民王满仓住在南城,每天早上起床之后,习惯先烧上一大壶水,泡一杯绿茶。
“这南来的水呀,就是好喝,我这电热水壶使了四年多,里面还是挺干净的。
”王满仓拎着手里的热水壶,看着锃亮的壶底乐呵呵地说道。
“是啊,你也再不用铲水碱了。
”老伴儿随声附和。
王满仓住在南城多年,喝了大半辈子地下水,家里过去用的铝制水壶常常滋生水碱,他定期要用凿子铲碱块,每次都能铲出一小堆儿,有一次用力过猛竟把铝壶杵了个窟窿。
自南水进京之后,郭公庄水厂开始为南城地区的居民送去制好的江水,5年了,换了新水壶的王满仓再也没摸过家里的凿子了。
同样居住在丰台幸福家园的居民赵飞艳也有相同的感受,原来的水碱特别多,做完水以后壶底总是厚厚的一层,总得清理。
“原来不光水壶水碱多,水面还有一层白白的东西,后来干脆花钱买桶装水喝了,喝上南水之后,那层白白的东西完全没有了。
”南水来了之后,赵飞艳再也没换过壶,也不再花钱买桶装水喝了。
五年来,居民家里一拧开龙头就有好水,这背后是水厂工作人员“不舍昼夜”的辛勤付出。
格栅间祛除杂质、预加氯、预臭氧、机械加速澄清、活性炭吸附、紫外线消毒……郭公庄水厂是全部接收南水的水厂,也是目前国内制水工厂链条最为完整、水处理技术最为先进的水厂之一。
经过水厂的先进处理技术,南城地区自来水硬度由以前的每升380毫克降为每升120至150毫克,老百姓直接的感受就是水碱少了,水壶干净了变甜了。
即便每日按照工艺严格制水,仍会出现不可预想的问题。
2017年5月,流进郭公庄水厂的南水里出现了大量水绵藻,按照以往的经验,加大滤池反冲频次并没有解决问题。
陈宝瑞和全厂职工奋战了整整48小时,反复试验、调整工序,终于攻克了难题,出水品质100%合格,完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南城居民用水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通水五年来,南水已占城区自来水供水总量的七成,供水范围基本覆盖中心城区以及大兴、门头沟、昌平、通州等部分区域。
基于充足的南水保障,本市还大规模开展了自备井置换和老旧小区管网改造工程,新增130126余万市民喝上市政自来水,饮水安全和水质更有保证。
山泉复涌了干涸泉眼冒水 助力郊区美景再现今年夏天,昌平区延寿镇连山石村的村民王振武发现了一件大事儿,村里连山石河边干枯了20年的老泉眼又涌水了。
他奔走相告,村子轰动了,全村恨不得都跑出来参观,个个儿像过年一样高兴。
连山石河是村里的一条行洪河道,相当于村民们的“母亲河”,多年来靠吃这条河里的山泉水生活。
今年48岁的王振武对小时候到河边挑水的场景还记忆犹新,“过去这地儿水大着呢,大小泉眼都往外冒,一直奔下游,能流进桃峪口水库。
”清澈、甘甜是王振武对河水最清晰的记忆。
然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河道里的水越来越少,水位越来越低,到了2000年前后,大小泉眼都“安静”了下来,村民们再也看不到汩汩往上跑水的情景了。
于是,大家开始寻找新的水源,在村子周边挖起了自备井,从井里打水喝。
久而久之,河道就成了废弃的荒地,垃圾遍地、野草丛生,甚至连河道的模样都看不出来了。
2016年前后,随着全市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和中小河道治理工作的启动,连山石村也开始了一场针对行洪河道的专项整治行动,拔野草、清垃圾、挖淤泥,打造出了村民和游客可以休闲散步的亲水景观。
今年进入汛期之后,昌平地区下了好几场大雨。
一天,王振武闲来无事,跑到连山石河边,结果发现在泉眼的位置居然有水在汩汩上冒,当时他还有点儿不敢相信,以为是河里有什么大鱼在吐泡,结果定睛一看,就是原来的老泉眼正在往出涌水呢。
除了昌平连山石村,延庆的艾官营村、怀柔的百泉山等地,越来越多的泉眼恢复喷涌。
“ 地下水位的回升,是泉水复涌的主要原因。
”北京市水资源调度中心副主任王俊文告诉记者,2014年之前,北京市地下水位曾经连续16年下降。
南水进京以来,随着充分利用南水北调水、有计划的关停自备井、大幅压采地下水,全市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趋势明显减缓缓慢,2016至2017年地下水位呈止降缓升趋势,2018年地下水位变成了明显回升。
2019年10月底9月30日,本市平原区地下水平均埋深22.78米,与上年同期相比地下水位回升0.31米,与2014年末南水北调水进京前相比地下水位回升2.88米,地下水储量增加14.8亿方。
推窗见景了重复利用南水 为河湖带来生机 臭河变成清水河位于丰台区的光彩路和凉水河的交叉处有一座桥,站在桥上向西望去,清澈河面泛着碧波,虽已入冬,但滩地上仍有不少植物泛着绿色,与河道两岸蜿蜒分布的红色步道相互映衬,正在晨练的人们又给这幅美景增加了一丝动感。
“五六年前,这条河我们可是不敢靠近,又黑又臭,尤其夏天,关上窗户都躲不及。
”正在遛弯儿的市民李先生发出感叹。
李先生住在距离凉水河最近的小区世华水岸,附近居民受凉水河黑臭水体困扰已有多年。
凉水河管理处副主任黎小红认为,当年导致凉水河水体黑臭的原因很多,城市快速发展人口聚集、配套管网建设不足、沿线污水处理能力不够等等,但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上游来水太少,无法让河水自然流动起来。
南水的到来,给凉水河带来了生机。
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统筹下,水务部门和凉水河流经的区积极投入治理,铺设管线、截污管线、建设再生水厂、景观提升等等。
越来越多的南水通过自来水厂流入南城千家万户,这些居民使用过的生活污水收集后进入再生水厂,通过再生水厂的处理,再输送到周边河道,让曾经疲惫的河流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让“臭水河”真真正正变成了“清水河”。
如今,污染多年的凉水河逐渐复苏了,水变清了,河岸变美了,一条条滨河步道、一座座滨河公园,给周边群众满满的获得感。
住在凉水河沿线的居民不用再关窗躲臭了,推开窗户,美景随处可见。
记者手记南水来之不易 点滴都要珍惜北京是一座依水而建、因水而兴的古都。
南水的到来,给北京供水格局和用水方式带来的深刻变化。
南水进京这五年,北京的人均水资源量由100立方米提高到150立方米;构建了“地表水、地下水、外调水”三水联调、环向输水、放射供水、高效用水的安全保障格局;极大改善了居民用水条件;显著增加了首都水资源战略储备,地下水位回升明显,促进了水源地的涵养修复。
然而,虽然但事实上,南水进京后,北京水资源供需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缓解,但现阶段水资源短缺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扭转。
水少,仍是北京需要长期面对的基本市情水情。
南水来之不易,点滴都要珍惜,这是我们每一位北京人应当牢记心中的。
图片

  • 收藏

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上一篇:这堵曾经上了《向前一步》的墙拆了!丰彩南路打通了(向前一步走彩虹城) 下一篇:[太原沐林装饰]新房装修预算不足怎么办?装修如何省钱呢?(太原沐林装饰)

一键免费领取报价清单 专享六大服务礼包

装修全程保障

免费户型设计+免费装修报价

已有312290人领取

关键字: 装修设计 装修公司 别墅装修设计

发布招标得免费设计

申请装修立省30%

更多装修专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