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我国便流传着“民以食为天”这样一句俗语,在各类餐厅的广告语中,我们也总能看到“唯有爱与美食不可辜负”类似的字眼,这不仅体现了我国人民对于美食的热爱和追求,还表现出中国人对世界和人生独特的感知方式。
人们用五味杂陈形容人生,在每一个人生的十字路口上,仅仅需要那一碗“乡愁”,漂泊在外的游子便可以找到回家方向,孤独奋斗的旅人便可以抵御世间所有悲愁,再寡淡而无味的日子都会变得温暖、富足和有滋有味。
我国国土面积广阔,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养育出不同的人,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我们孕育出了八大菜系,烹饪手法不同,口味自然各异。
不同菜系还分有不同的流派。
其中发展历史最悠久、烹饪技法最丰富、难度最高、最见厨师功力的菜之一,便是起源山东的齐鲁风味,他们追求最新鲜的食材原料,享受于复杂烹饪的过程,山东人直爽豪迈的性格也为鲁菜添上了些许大气之意。
虽然菜系不同,但其中阳光的滋养、岁月的锤炼、风的考验是相同的,蕴含的人情味更是相同的,食物的味道与千百年来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坚韧不拔的精神、勤俭念旧的气质已经融合在一起,这才是中国味道,这才是中华精神。
湖师院教师教育学院青柚十队的志愿者为学士府社区的小朋友们介绍八大菜系的同时,还提到了我国的餐具——筷子的寓意。
筷子在禅宗学说中,代表放弃暴力,追求和平与安稳,而两根木棍更意味着和谐、平衡,表示出中国人稳重的性格,从筷子的外观来看,狭窄的圆形末端是天空,扩展的方形的地球,筷子在手指之间,代表人类以天地为食。
除此之外,筷子有利于放慢进食的速度,有助于身体消化。
图为小朋友们认真听讲并积极回答问题 通讯员 徐静蕾 摄人们对饮食的追求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味蕾的享受、诱人的外观,现代人更加注重对饮食健康的探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饮食偏好,有些人喜欢吃素、有些人喜欢吃肉,无论选择哪种食材,都需要遵循一个原则:合理、适量、健康。
饮食结构要合理,营养元素要均衡搭配,蔬菜、水果可以帮助我们补充维生素,蛋白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胃消化和吸收营养。
除此之外,碳水必不可少。
饮食过程中,需要避免暴饮暴食和厌食。
健康的饮食习惯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减少各类心血管疾病,因此,小朋友们需要尽早树立对自己身体负责的理念和态度。
图为志愿者参与并帮助小朋友用粘土制作美食 通讯员 徐静蕾 摄小朋友们在制作粘土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自己动手的审美乐趣,在志愿者的讲解中,看到了源远流长的中华美食文化。
在同一屋檐下,家人们聚在一起,生火、做饭,用食物凝聚家庭、慰藉心灵。
在锅碗瓢盆中,盛满了中国式的人生,折射出中国人骨子里对于相爱、团聚的美好愿景与期待。
中式菜肴盈满了古早味和人间温情,把趣味与童心融入粘土之中,让小朋友们切身感受“一粥一饭来之不易”,感受不同菜肴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同时,明白珍惜、节约粮食的重要性。
(通讯员 蒲相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