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韶阳夜雨(唐·许浑,下平八庚)宋玉含凄梦亦惊,芙蓉山响一猿声。
阴云迎雨枕先润,夜电引雷窗暂明。
暗惜水花飘广槛,远愁风叶下高城。
西归万里未千里,应到故园春草生。
(《韶州韶阳楼夜宴》开成元年836;《早秋韶阳夜雨》开成二年837,许浑在南海卢钧幕府)**韶阳:韶州韶阳。
许浑有《韶州韶阳楼夜宴》。
**韶州:今广广东韶关,春秋时,属百越地。
秦属南海郡地,西汉设曲江县……南朝齐为始兴郡。
隋开皇九年(589年),隋军平定岭南,废始兴郡,改为东衡州,后因东衡州因州北有韶石,传虞舜南巡曾奏韶乐于此,故改为韶州。
唐初于韶州境置番州,后改东衡州,贞观中期复称韶州;元称韶州路;明、清改为韶州府。
首联:宋玉含凄梦亦惊,芙蓉山响一猿声。
~~首联运宋玉悲秋之典,切诗题之“早秋”:宋玉含凄,说秋天来了,睡梦中被秋声惊醒,遂起“悲哉,秋之为气也…”之叹。
更那堪芙蓉山上传来一声幽怨凄切的猿鸣。
**宋玉含凄:典出宋玉《九辩》: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泬漻兮天高而气清,寂漻兮收潦而水清。
”杜甫有:“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芙蓉山:芙蓉冈,今广东韶关市武江区。
《舆地纪胜·韶州》“在(韶)州西五里。
其山先有芙蓉株,故名。
颔联:阴云迎雨枕先湿,夜电引雷窗暂明。
~~颔联扣诗题之“夜雨”:描写一个雷电交加的雨夜乌云飞雨相续而来,电闪雷鸣接踵而至:乌云迎来连绵秋雨,打湿了枕头;一道电闪引领一阵隆隆雷鸣,漆黑的夜里,窗户瞬间被照得通明。
**阴云:天阴时的云。
三国魏·曹植《仲雍哀辞》:“阴云回於素盖,悲风动其扶轮。
” 唐·罗隐《中秋夜不见月》诗:“阴云薄暮上空虚,此夕清光已破除。
”颈联:暗惜水花飘广槛,远愁风叶下高城。
~~颈联由景入情:山花在雨中零落,飘过长长的栏杆,漂浮于水面,随波逐流,令人暗自怜惜;风卷秋叶自远处高城飘落而下,寥落孤单,教我心生幽愁。
**暗惜:暗自珍惜。
南宋·释行海:“又惊烽火交丁未,暗惜山河到靖康。
” 明·严嵩 :“冰霜暗惜年华老,棋局频看世事新。
” 明·张羽:“年光暗惜江蓠晚,秋鬓愁看客镜明。
”**广槛:长长的栏杆。
唐·许浑“广槛停箫鼓,繁弦散绮罗。
”“广槛烟分柳,空庭露积苔。
” 唐·张祜“广槛馀清景,连山迭霁光。
”尾联:西归万里未千里,应到故园春草生。
~~尾联起兴:人在韶阳,心则随着流水落花飘向故乡了。
等秋水远行万里流到润州老家的时候,应该是明年春天绿草初生时候了吧。
然后再从老家西去长安,便不足千里了呢。
西归万里,是从韶州算;未千里,从故园算。
尾联起兴:秋日,夜雨霏霏。
见风叶下高城,落花随流水,见此景而思故园,盼长安。
以思绪的变化、展望,来收结。
**春草:屈原《离骚》“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 《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