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获悉:近日,新疆首次启动泥炭沼泽碳库调查,进一步摸清新疆泥炭沼泽资源及其环境的本底状况,为建立基础数据库,完善保护措施和途径打下基础。
泥炭沼泽是一种独特类型湿地,土壤富含有机碳,其碳储量占全球陆地碳储量的20%。
泥炭沼泽湿地一旦被破坏,其富含的有机碳将会转化为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引起气候变暖和温室效应。
因此,保护好泥炭沼泽湿地的生态环境,对于调节区域环境、缓解气候变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调查,新疆将摸清全疆泥炭沼泽资源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客观评价,为建立全疆乃至全国的泥炭沼泽资源数据库和管理信息平台提供统一完整的基础数据,为泥炭沼泽湿地科学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提供决策依据。
“新疆的泥炭沼泽湿地主要分布在阿尔泰山、伊犁河谷、巴音布鲁克草原等高纬度、高海拔区域。
”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教授海鹰介绍,尤其是新疆乌齐里克国家湿地公园拥有数量可观的泥炭储量,深度达七八米以上,是阿尔泰山重要的泥炭储藏地,对于减少阿尔泰山的碳排放,防止区域气候变暖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2年6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专门设置了泥炭沼泽湿地保护条款,明确禁止开采泥炭或者擅自开采地下水,禁止将泥炭沼泽湿地蓄水向外排放,违反规定情形严重的,可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罚款。
海鹰表示,泥炭的形成极为缓慢,需要数千年甚至数万年,而破坏只需短短几天。
泥炭沼泽湿地一旦被排干,其破坏将是不可逆的。
因此,通过调查可以掌握新疆泥炭沼泽湿地位置、深度、植物类型等情况,有利于依法加强保护。
(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