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家设计机构投标,奖金近2000万!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城市设计竞赛,可以说是各大顶尖事务所参与的“豪华盛宴”。
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史诗级竞赛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简称深超总),总用地面积117.40公顷,定位为世界级滨海城市天际线。
本次竞赛一共76家设计机构(联合体)报名,包括MDRDV, Miralles Taglieabue EMBT,Massimiliano Fuksas,LAB, TFP, Henning Larsen,NikkenSekkei,CUBE,QUAD扩道建筑设计等。
评委也是由阿里桑德罗·柴拉波罗、孟建民、孟岩、邱维炀、卞士文、藤本壮介、严迅奇7位设计大拿组成。
其规划要求为: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
经过一番激斗之后,由深圳市库博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肃木丁建筑事务所有限公司联合体的“超级十字”方案摘冠,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瓜利亚尔特建筑事务所联合体的“超级生境”方案、丹麦HLA建筑事务所的“千禧之城”方案进入前三。
冠军“超级十字”方案亮点冠军方案首次将“共享、交互”的概念贯穿整个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功能布局之中,形成南北公共风景轴与东西公共文化轴的十字交汇,丰富了深超总的空间形态,也增加了对深超总活力层次的想象力。
此外,设计中还有3大亮点:1)超轨道交通枢纽设计将高铁枢纽与预留港深海底通道相打通,让隧道与更便捷的海陆“链接”,使区域与全球设施无缝对接,加速其产业发展。
2)中央滨水绿轴设计团队建立中央绿轴,连通华侨城湿地与深圳湾两大水系。
同时将中央滨水区打造成片区中最大的公园,水资源渗透其中。
此外,设计团队还会在绿轴上打造滨水景观长廊,让居民或企业员工更好地进行亲水活动。
3)空中连廊设计团队通过建立空中连廊,将低层建筑屋面相连通,打造出专属于超级总部基地的内部步行交通系统,增加各企业间的交流,同时还创造出良好的景观视野。
该方案最终通过创新的理念及独特的功能定位获得评委们的高分评价。
城市设计新模式——MOD模式你有没有发现,在“超级十字”这个方案里面,交通系统优化是十分关键的一点,特别是对于超级城市来说。
下面我们来看看最近这两年流行的新模式——MOD模式。
相较于TOD的传统方式,MOD则更加注重全部交通方式的平衡发展。
在满足轨道交通实现大规模运输后,充分发挥公交的属性,并实现与步行、自行车等零碳交通同层转换,更加灵活便利。
在设计中,一般从以下4个方面考虑:1)多类型交通交织形成主体平面框架在站城一体化开发的同时,需考虑多种交通方式并存,同时强调公交站的关键性,对其进行全局性分析。
尽可能多地引入公交路线,并与周边商务区、住宅区及其他功能区密切联系。
2)多首层打造立体交通设计一般来说,会以共享中庭或架空通廊作为转换核心,来实现轨道、公交、步行等多种交通形式的自由转换,组织成灵活多变的多首层交通网络。
3)多业态分布的功能空间形态在站点中设置不同的业态区域,可以有效划分不同人群的停留,从而舒缓轨道站点的巨量人流。
同时,这些业态相互之间也需要交流联系,并通过交通转换系统连接。
4)多维信息流的室内场景在新技术的加持下,公交与私家车的停留与换乘效率将大幅度提升。
人们可以通过移动APP快速获得车辆的位置、停留时长,以留出更多时间在站内消费、娱乐。
同时,室内的空间也会根据使用群体的不同,而发生功能上的变化,进一步丰富业态。
如:大型室内空间可以在特定日期举行发布会、快闪等活动。
对于一二线城市来说,交通可以说是城市设计考虑的重点之一,而像MOD这样的新型交通模式,不妨可以深入了解。
当然,像产业布局、生态功能也需要通盘考虑。
设计气象台,广受90后年轻设计师喜爱的设计黑科技平台。
全网最新的建筑/景观/规划/室内设计资源、知识干货,让你满载而归。
如果你喜欢设计,请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