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欢迎您来到装修百科!
关注我们
我要装修

徜徉典籍:金陵琐事·薝卜花·五谷树

发布:2024-06-25 浏览:32

核心提示:明代周晖撰《金陵琐事》卷一之“薝蔔花”中记载:白云寺,一名永宁寺,在凤台门外与牛首山相近。太监郑强葬地,坟旁多名花异卉。有薝蔔花一丛,乃三宝太监西洋取来者,中国无其种。余曾三见其开花,花瓣似莲而稍瘦,外紫,内淡黄色,与佛经云薝蔔花金色者同。花心嗅之,辛辣触鼻。远远闻之,微有一种清香。杨用修、胡元瑞皆云,薝蔔花即栀子花者。非也。栀子花瓣极俗,色极白,香极浓,品极贱,处处有之。若以为即薝蔔花,恐栀子花不敢当也。杨、胡二公特未见薝蔔花耳。明代周晖撰《金陵琐事》卷三之“五毂树”中记载:五毂树有二株,一在皇城内,一

明代周晖撰《金陵琐事》卷一之“薝蔔花”中记载:白云寺,一名永宁寺,在凤台门外与牛首山相近。
太监郑强葬地,坟旁多名花异卉。
有薝蔔花一丛,乃三宝太监西洋取来者,中国无其种。
余曾三见其开花,花瓣似莲而稍瘦,外紫,内淡黄色,与佛经云薝蔔花金色者同。
花心嗅之,辛辣触鼻。
远远闻之,微有一种清香。
杨用修、胡元瑞皆云,薝蔔花即栀子花者。
非也。
栀子花瓣极俗,色极白,香极浓,品极贱,处处有之。
若以为即薝蔔花,恐栀子花不敢当也。
杨、胡二公特未见薝蔔花耳。
明代周晖撰《金陵琐事》卷三之“五毂树”中记载:五毂树有二株,一在皇城内,一在报恩寺。
不但结子如五毂,亦有似鱼蟹之形者,乃三宝太监西洋取来之物。
薝卜花,太监郑强葬地旁;五谷树,或在皇城内,或在报恩寺。
此两物皆“乃三宝太监西洋取来之物”。
郑和七次下西洋,将中华文明远播南亚、东非、波斯湾、太平洋、印度洋,又输入各种植物、动物、药物、生产原料等。
七下西洋,“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
郑和自西洋移植在静海寺中的海棠树,至万历年间仍枝叶繁茂,所谓“西府海棠”;郑和墓地原有的红豆树,“干叶俱碧绿,结实如红豆”;宫城内和报恩寺的五谷树,结子如五谷,预示年成景……在南京狮子山南麓登山道的一侧,山体的石壁上有着一组“狮岭壁画”。
数十幅壁画中,有“移栽西洋植物”、“李时珍采药处”等石刻画。
移栽西洋植物:郑和(1371-1435)七次下西洋,每次带回不少海外的花草植物及其种籽,栽种于静海寺、天妃宫及狮子山上。
郑和晚年一度居住于静海寺内。
李时珍后来亦曾寓居静海寺,考察研究郑和从海外带回的花草植物,修订《本草纲目》。
李时珍采药处:郑和七下西洋,从海外带来西洋植物栽种在静海寺里、狮子山上。
百余年后,李时珍为了修改补充其科学巨著《本草纲目》,曾寓居静海寺,登狮子山采药制作标本,画出植株图形,涉及三七、芦荟、胡椒、荜拔、乳香、没药、血竭、白豆蔻等,并在书中增补了番药、夷果两个部分,写出番药、夷果各30余种,成为我国医药史上的创举。
明代时期,南京的许多山岳基本上处于半原始状态,钟山、栖霞山、牛首山、狮子山等树木葱郁,花草繁茂。
郑和第六次下西洋回国后,曾在南京任守备达六年之久。
静海寺,始建于明代永乐9年(1411年),是明成祖朱棣为褒奖郑和下西洋的功绩所敕建,静海寺建造之初占地约30亩,各类殿堂80间,郑和晚年一度在该寺居住,因此,从海外带回来的不少种子,就种在狮子山上和静海寺、天妃宫内,一些奇珍异物也供养于寺内。
这些种子衍发的后代,一直到万历年间,仍有不少保存了下来。
如植物有海棠花(植于静海寺)、薝卜花(植于白云寺)、五谷树(植于报恩寺)、娑罗树(植于天妃宫)等;“番药”有胡椒、芍药、丁香、乳香、豆蔻、沉香、木香、苏合香、龙脑香等“香药”以及大风子、荜澄茄、硫磺、犀角等特效药材。
清代《元宁乡土志》卷六“异种花木”中记载,“静海寺西府海棠,高大蔽地数亩,花开如锦绣。
明永乐中,太监郑和自西洋携归,建寺时植诸殿墀中者也”;《客座赘语》也有“静海寺海棠,云永乐中太监郑和等自西洋携至,建寺植于此,至今犹繁盛,乃西府海棠耳”的记载。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影响,是长时间的,也是多方面的,在静海寺建寺约百年后,明代嘉靖43年(1516年),李时珍为了考察郑和下西洋带回来的药用植物,特地住到静海寺,在寺中和狮子山上察看郑和遗留下来的西洋植物,对《本草纲目》里的番药、夷果等部分内容做了修订和补充,使其更加准确和充实。
薝卜花,“花瓣似莲而稍瘦,外紫,内淡黄色,与佛经云薝蔔花金色者同。
”“五月林兰雨后肥,异香渐染素罗衣。
道人自得真消息,薝卜林中折一枝。
”薝卜,梵语(音译)。
又译作瞻卜伽、旃波迦、占博迦、詹波、瞻波、占波、占匐、薝蔔等。
意译为郁金花、金色花树、黄花树等。
《佛光大辞典》中记载,“薝蔔,又作瞻波树、瞻博迦树、占婆树、瞻婆树、占博迦树。
意译为金色花树、黄花树。
产于印度热带森林及山地,树身高大,叶面光滑,长六七寸,叶里粉白,并有软毛;所生黄色香花,燦然若金,香闻数里,称为薝蔔花,又作金色花、黄色花。
其树皮可分泌芳香之汁液,与叶、花等皆可制成药材或香料。
以此花所制之香,即称为瞻蔔花香。
”薝卜花,西域之物,明代之前的典籍中便有记载,或许并非为郑和“取来之物”?或许是误将栀子当作薝卜?旧时很多人将薝卜视为郁金香,而更多的则是将其视为栀子。
最早将薝卜与栀子相等同的见于唐代段成式撰《酉阳杂俎》卷十八中,“陶真白言:栀子翦花六出,刻房七道,其花香甚,相传即西域薝蔔花也。
”宋人多将栀子与薝卜相混淆,宋代苏颂的《本草图经》中记载,“栀子,今南方及西蜀州郡皆有之。
木高七、八尺,叶似李而厚硬,又似樗蒲子,二、三月生白花,花皆六出,甚芬芳,俗说即西域薝卜也。
”而称薝卜为栀子的杨用修、胡元瑞等皆为明代之人,明代文震亨撰《长物志》中则云,“薝蔔,一名‘越桃’,一名‘林兰’,俗名‘栀子’,古称‘禅友’,出自西域,宜种佛室中。
其花不宜近嗅,有微细虫入人鼻孔,斋阁可无种也。
”薝卜与栀子虽然有相似之处,但两者却为不同种类的花树。
栀子生于中土,而薝卜则在西域;栀子为白色花朵,而薝卜为黄色花朵。
唐代以来的诸多诗词中,说的是薝卜,其实或许是栀子及郁金香。
【唐代】贯休《赠造微禅师院》薝卜气雍雍,门深圣泽重。
七丝奔小蟹,五字逼雕龙。
药转红金鼎,茶开紫阁封。
圭峰争去得,卿相日憧憧。
【唐代】王建《酬柏侍御闻与韦处士同游灵台寺见寄》西域传中说,灵台属雍州。
有泉皆圣迹,有石皆佛头。
所出薝卜香,外国俗来求。
毒蛇护其下,樵者不可偷……【唐代】卢纶《送静居法师》五色香幢重复重,宝舆升座发神钟。
薝卜名花飘不断,醍醐法味洒何浓。
九天论道当宸眷,七祖传心合圣踪。
愿比灵山前世别,多生还得此相逢。
【宋代】曾肇《薝卜花》林兰擅孤芳,性与凡木异。
不受雪霰侵,自足中和气。
欲知清净身,即此林间是。
【宋代】张镃《薝卜花盛开因赋四韵》桃杏空为涧上霞,移根争似觉王家。
众香不复推沉水,六出分明是雪花。
柳岸风连荷叶上,葛巾人坐竹阴斜。
题评更得吾诗后,醒睡从今合胜茶。
【明】沈周《薝蔔》雪魄冰花凉气清,曲阑深处艳精神。
一钩新月风牵影,暗送娇香入画庭。
五谷树,“结子如五谷,亦有似鱼蟹之形。
”明代顾起元撰《客座赘语》卷一中记载,“大内西华门里,内监传丞相府中有五谷树,实生五谷,每生一种,则其年此种必大熟,云自海外移至。
报恩寺亦有一株,今不知在何处。
”明代赵善政撰《宾退录》卷一中记载,“胡惟庸家中有一树,名五谷树,夏日其实若稻麦者,则其年大有,若为鱼形,则其年大水。
”明代朱孟震撰《河上楮谈》卷一中记载,“留都大内丞相府,相传有五谷树,其质如铁石,树中能生物,如五谷。
诸曹有事,大内者往往入观之。
第以禁地,人不常至,不得就彼一验耳。
”清代陈文述撰《秣陵集》中记载,“五谷树,明内监郑和自西洋携归,一在天界寺,一在报恩寺。
相传可验年岁丰歉,故有是名。
”清代朱梅叔撰《埋忧集》卷七中记载,“《异识资暇》:金陵有丞相府,胡惟庸所居。
园有五谷树,一树而兼五谷丰歉之征:如其年麦熟,则树发麦叶,黍熟则发黍叶,五谷皆然。
闻惟庸造逆,树发豆,豆皆人面,忽落尽,未几族灭。
树若得气之先也。
余去岁在禾中,友人尝以数百粒见示,云是漕卒自河南带来者。
眼鼻皆具,酷肖人面,但无须眉耳。
不知主何祥也?”清代《高邮州志》卷十二中记载,“錬阳庵西大沟巷东北有木焉,干如栎,叶如榆,春暮生花,至结荚则为麦菽黍稻鱼蟹蚬蚌之形,岁各不同。
相传丰穰旱涝,视荚之肖形为占验,无或爽者。
俗名五谷树,不知始自何时,今仅存三四老干,尚菀而未枯,或云异人手植,理或然舆。
”【清代】周宝偀种自西洋来,佳名五谷树。
但看树婆娑,便知丰歉岁。
【清代】陈文述楼船十万泰西回,此树曾随舶趠来。
移植远从鹦鹉地,托根终傍凤凰台。
种分萧寺双珠老,花为丰年几度开。
野史纷纷说三宝,貂珰亦自不凡才。
五谷树,海外移至,或许也并非郑和“取来之物”?史籍记载洪武年间的胡惟庸府,就有五谷树,而郑和下西洋则是永乐年间的事情了。
报恩寺的那棵五谷树,到了万历末年也不知下落了。
如今大报恩寺景区内,种植有五株五谷树,错落有致排列开来。
且为盐城市民2016年8月2日捐赠。
五谷树,留存的显然不止两株。
据说,如今南京市区内以及六合地区等地也有,只是种植的时间都不长。
江苏建湖蒋营镇谭赵村,生长着一棵六百余年的“五谷树”,春天满树白花,夏天结果,但所结之果,年年不同,其果实可形似稻麦黍谷稗或呈鱼虾之状。
据说此树能预兆丰灾,若其年风调雨顺,其果实便如稻谷之状;若大灾将临,则其果实形似鱼虾。
据考证,此树为明代郑和下西洋时携回之物,据说是明代永乐年间皇帝赏赐给当朝建湖籍大臣,而其告老还乡之后带回到建湖种植的……其实,五谷树并没有那么神秘,《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等介绍,五谷树的学名叫雪柳,属于木樨科,落叶灌木,叶子像针形,茎枝可编筐,茎皮可制人造棉,嫩叶晒干可代茶。
春天,一簇一簇米粒大的雪白花朵开满枝头,秋天则结出形状各异的果实。
薝卜花,五谷树,“乃三宝太监西洋取来之物”。
或许也非郑和下西洋时所带回的植物,但是,郑和七次下西洋,的确带回了诸多异国之物。

  • 收藏

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上一篇:你知道五谷树吗?盐城这个讲座带来精彩讲解(江苏盐城五谷树) 下一篇:[太原沐林装饰]新房装修预算不足怎么办?装修如何省钱呢?(太原沐林装饰)

一键免费领取报价清单 专享六大服务礼包

装修全程保障

免费户型设计+免费装修报价

已有312290人领取

关键字: 装修设计 装修公司 别墅装修设计

发布招标得免费设计

申请装修立省30%

更多装修专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