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使用到数字号码的地方还真不少,身份证号、电话号码、银行卡号、邮政编码、图书编号等等,这些看起来没什么逻辑的数字却暗藏玄机……拿银行卡为例,解开其间的数字之谜。
银行卡作为存储财富的卡片,卡面上那串长长的数字,相当于这张卡的“身份证号”,因为有了独特的号码认证,这张卡才能正式流通于市场,服务大众。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按照我国人口数量,若每人手中持卡10张,银行大致需要发售140亿张卡。
因此为了满足大家的用卡需求,银行卡上的字数需要达到11位,才能保证每张卡都是独一无二的。
但如果大家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正常我们的卡号远远不止11位,较短也有16位,长一些的可以达到18/19位数。
为什么这些数字这么长,数字里面又包含哪些规则呢?发卡行标识代码银行卡的前几位数字又称发卡行标识代码Bank Identification Number(BIN),通常采取六位数字构成。
2014年底,国际标准组织(ISO)将BIN由6位数字调整到8位数字。
1.发卡银行商标2.EMV芯片3.全息防伪图像4.16或19位卡号5.银行卡发卡组织商标6.有效期限(MM/YY,通常为3-5年)7.持卡人姓名,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