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红梅之乡”,长兴当地不少农民借助梅花产业发展致富,十年间收入翻十余倍,从年收入两三千元涨到三至五万元。
梅花是长兴的“县花”,“长兴红”观赏梅享誉全国。
全县现有红梅面积2.1万余亩,品种60多个,年出圃量约100万株,年产值超3亿元,年均亩效益1.4万余元,惠及农户7000余户,红梅已成为长兴花木产业中最具特色和良好效益的优势树种。
图说:长兴现有红梅面积2.1万余亩,品种60多个。
许旭 摄(下同)残根老梅开新花长兴有“青梅之乡”的美誉,全县青梅种植面积达5万多亩,年产鲜果6000多吨。
而在2001年,大丰收的青梅却遭遇市场“滑铁卢”——收购价从每公斤4元一路跌到0.4元。
看着市场一年不如一年,许多梅农没了信心,拿起斧头砍掉上百年的梅树当柴烧。
烧不完的木柴,便以每百斤三、四元的价格贱卖。
这一幕幕,长兴东方梅园董事长吴晓红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可和梅花打了几十年交道的他,却看到了其中的商机。
他卖掉新房,以每株5元的价格,向农民买来他们原本想砍掉的老梅树桩。
“当时我做了几次试验,把美国、日本的优良品种引过来,通过高位嫁接,三四年就成功了。
”吴晓红说。
2001年开始,以吴晓红为代表的一批园艺专家,主动向高校科研院所专家请教对接,通过实验配种、实践种植,将已淘汰的老青梅桩进行高枝嫁接,最终创造性地把“青梅”嫁接成“红梅”获得了成功,使青梅产业获得新生,形成了观赏性和艺术性俱佳的“长兴红”观赏梅(即红梅)探索出了一条产业优化、农民增收的新路子。
此后,长兴县委县政府又出台政策扶持引导,对连片种植规模在30亩以上红梅地补助500元/亩,形成了东方梅园、林城梅苑为代表的带动性强、带动效应明显的龙头企业,有力推进红梅产业快速发展。
图说:长兴东方梅园闻香识梅映丹心在成功培育出红梅苗木,吴晓红又以敏锐的洞察力,发现市场上缺乏梅花香味的香水产品。
为了研制出真正的梅花香水,他先后找过多家科研院所合作,每年都采摘数吨梅花花朵进行试验。
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再尝试,终于与上海香料研究所合作,成功从红梅、绿梅、蜡梅中提取出香味精华,制成梅花香精,并通过了权威机构认证,填补了市场空白。
梅花香水产品的成功开发,使得梅花产业实现了从“花梅”到“香梅”的根本性转变。
如今,长兴红梅正在向“香梅”迈进,依托科技支撑,探索开发梅切花、速生梅、彩叶梅、梅花茶、梅花精油、梅花香水等新型梅花精深加工产品,拉长观赏梅产业链条。
提升红梅知名度2000年春天,2000株梅花吐芳争艳,国画中的“残桩老梅”变成了现实美景,吸引了杭州、上海、江苏等地的花卉经销商前来采购。
但吴晓红却并不急于售卖,而是把最好的梅花移栽为盆景,贴钱费力运到上海、杭州、武汉、南京、苏州等大中城市开梅展,免费供人参观,他说:“长兴梅花要让更多人认识。
”此后,长兴县通过宣传推介,引导红梅经营企业走出去,开拓市场,先后在上海世纪公园和豫园、江苏张家港等多地举办梅花节和梅花展览,在全国建设了上海世界公园梅园、杭州西溪湿地公园西溪梅墅、广州梅园、奉化梅园、武汉美化景观大道等等数十个知名梅花景点,极大地提升了长兴红梅的知名度。
新民晚报记者 唐闻宜 通讯员 许旭 张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