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作为传统人文的“君子形象”,是于希宁喜爱的素材。
几十年来,在他创作题材中,画梅占有很大的比重。
于希宁(1913—2007),原名桂义,字希宁,及长以字行。
别署平寿外史,鲁根、管龛、梅痴,斋号劲松寒梅之居 。
山东潍坊人。
于家世代以翰墨著称。
诗文歌赋,传名于后世者,不乏其人。
擅国画。
原山东艺术学院名誉院长。
于希宁笔下的梅花,各种各样、多姿多彩、艳而不妖,有的苍龙怒吼、铁骨铮铮,有的香雪满枝、清丽婉约,有的疏秀雅逸、楚楚动人。
他画的白梅,铁骨冰魄、奇逸纵横、雪蕊吐芳、格调清奇。
他画的红梅,高古雄奇、冷艳出尘、气韵丰沛、灼灼如火。
出版有《论画梅》、《写意画花》、《于希宁花卉技法》、《于希宁画辑》、《于希宁画集》、《中国近代现代名家·于希宁》等专著。
于希宁《梅花》于希宁笔下的白梅,铁骨冰魄,奇逸纵横,雪蕊吐芳,格调清奇;他笔下的红梅,高古雄奇,冷艳出尘,气韵丰沛,灼灼如火。
于希宁历任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山东省人大常委。
第二、三、四届中国美协理事,山东省美协主席、名誉主席,山东省文联名誉主席,山东画院院长等职。
人民大会堂、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中南海怀仁堂、西花厅、天安门城楼、毛主席纪念堂、中组部、外交部、统战部等都收藏和悬挂其巨幅作品。
2005年于希宁向中国美术馆捐赠作品72件,中国美术馆共计收藏其各时期的代表作100件,2006年向山东博物馆捐赠作品46件,向山东艺术学院捐赠作品60件。
2013年向家乡潍坊捐赠作品100余件。
于希宁《梅花》(学习与分享,图文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