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身边有人在玩手机的时候突然惊叫着站起来,疯也似的冲向充电器,他很可能是一位华为用户,他的手机屏幕上正显示着电量“死亡 30 秒”的倒计时。
“30 秒倒计时”是华为手机在电量进入 2%的时候会跳出的功能,如果 30 秒内没有插上充电器,手机就会自动关机。
而如果是苹果手机用户,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在电量 1%的时候,也可以不慌不忙地回几条消息,慢悠悠地摸出充电线,不慌不忙地插在手机上。
为什么苹果手机最后 1%的电量这么耐用,而华为手机最后的 2%电量就只能撑 30 秒?其实,这是一个误解,手机所显示的剩余电量,并不是精确的电池剩余电量。
想要弄清楚这一点,我们要先说一说手机电量是怎么回事。
手机怎么知道还剩多少电?我们都知道,手机电池之所以能供电,靠的是电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
从理论上来说,我们只要测量一下反应物还剩多少,就能精确知道还剩多少电量了。
这个过程听起来就像测一测水箱里还有多少水一样简单,但实际上非常困难。
现在的手机是没有办法直接测量电池内部的反应物多少的,只能通过检测电路中的一些参数,对手机电量进行推测。
所以我们看到手机上显示的剩余电量其实是一个推测值。
手机需要检测的电池参数非常多,在这里主要介绍两个跟手机推测剩余电量有关的参数。
电压如果你在网上搜手机电池,可能会看到很多电池上标注了一个参数——标准电压(也有写作“标称电压”的),这个电压一般在 3.7V 左右,但实际上手机中的锂电池在工作时,并不是从头到尾一直稳定地输出这个电压。
锂电池标注的标准电压(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