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进步,木质结构的房屋越来越少,大多被水泥预制板代替,农村建房过程中的上梁等很多民俗逐渐被人们遗忘。
我收藏的这个铜貔貅就是百年前湟水流域一家富户盖房上梁时用的,具有很好的收藏价值。
” 近日,收藏达人崔艺民向“百姓晒宝”栏目展示了一件他珍藏的铜貔貅。
崔老说,旧时在农村人看来,建房子是他们一辈子的大事。
有没有能力就看你有没有房子,盖的房子有多大,气派不气派;而家中娶媳妇时女方家首先考虑的是你有没有房,所以过去农村建房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正因为它重要,所以建房的过程是特别讲究的,尤其上梁特别隆重。
民间认为,上梁是否顺利,不仅关系到房屋的结构是否牢固,还关系到居住者今后是否兴旺发达。
过去农村有句俗语:“房顶有梁,家中有粮,房顶无梁,六畜不旺。
”可见梁在老百姓心目中的重要性,所以每逢“上梁”都要举行隆重的仪式。
上梁前有的要在梁中间挖个槽洞,安放宝瓶,内装五谷、金银和吉祥物等,以求主人入住平安,物品放好后要用大红布裹缠,布的四角还要用麻钱固定,之后不解不取,任其久远。
上梁那天远近亲朋及同村邻友都要来庆贺,给梁披红挂彩,燃放鞭炮,场面甚是热闹,人们举行这些仪式的目的就是祈求房屋永固、生活美满。
图片中展示的这件小巧玲珑的铜貔貅就是早年农村一家富户上梁时遗留下来的物件,是这家的后人在翻修房屋时发现的。
在铜貔貅的底面刻有“上滩王家承造”的字样,而在包梁的红布上依稀可辨的文字写着“光绪卅四年春吉日,居士赵振邦叩立”的记述,说明这件铜貔貅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
记者 建文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