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像一朵野花在长江边静静开放没人知道她为谁开放又为谁等待门前南滨路上车来车往江对岸是繁华的重庆渝中半岛然而却没人为她驻足甚至几乎极少有人知道她的存在 立德乐别墅 百余年光阴转瞬逝去她的家人也早已随风飘散她不再美丽苍老的脸上满是皱纹油尽灯枯却还在静静等待等待着人们将她发现将她采摘——她就是位于南滨路中段山坡上的立德乐别墅当人们开车从宽阔平直的南滨路上飞驰一座掩映在坡上树丛中的黄色洋楼会从车窗外一闪而过偶尔人们为觉得它有些特别但没人会停车为它逗留更不知道它就是一百多年前“开发中国西部第一人”立德乐的别墅不过在一百多年前这里却是一派繁华在南滨路海棠溪至王家沱一线商号使馆林立法国水师营、卜内门洋行等一个连着一个虽然它们是外国用洋枪洋炮打开清政府的国门才出现的是一段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不过客观上也是重庆第一次接触时尚和外部世界促成了重庆走向世界南滨路一带也成了当时重庆的“十里洋场”也就是在这一时期英国商人立德乐来到中国他先是在上海创办立德乐洋行随后于1883年携妻来到重庆不久即在重庆渝中下陕西街开办了重庆第一家洋行经营进出口贸易和航运等后来还第一个驾驶轮船从湖北宜昌来到重庆打通川江航运并将南岸龙门浩数十里沿江地皮租用在此兴建重庆第一家猪鬃厂还在现在这个位置坡上修了洋行仓库和别墅别墅门牌号为原上新街新码头34号 立德乐洋行 这幢黄色的别墅由于在坎下显得并不高大四周古木参天,藤萝遍绕仿佛走进了热带雨林别墅有三层歇山式屋顶青瓦上覆盖着厚厚的落叶屋顶两个壁炉烟囱中间还夹着一个很低的阁楼尖顶阳光透过茂密的树枝在黄色的墙壁上留下斑驳的光影明明是早晨,却像是黄昏有一道石梯通往坎下别墅大门不过别墅大门边修了个简易房屋占据了门前堡坎的大半仅有一条窄缝勉强能容一人通行走廊护栏根处有一排镂空砖兼具装饰和排水作用墙柱石墩上还雕刻着花纹走廊两侧各有两个耳房里面零乱地堆放着破旧积满尘土的沙发、桌子和藤椅正厅门被封闭了门框上方白墙上有一处被撕开的墙漆里面依稀有一排英文字母重庆建院的古建筑保护专家蒋家龙先生说这是几年前他来探访时撕开的他当时考证了这排英文铭文写的是立德乐(Archibald John Little)的名字和修建年份整幢别墅底楼室室贯通从耳房过去是一间厨房窗边桌上还留着许多碗罐这些碗罐积着厚厚的灰尘应该是后来居住者留下的不过感觉像还有人在这里生活一样在厨房边另一小屋透过木地板缝隙可见下面有暗室穿梭在底楼的房间随处可见垮下半吊空中的顶板从楼梯间向上仰望八边形中庭井最上方的吊顶上一棵倒扣的白菜雕花根部还有一截断的绳索上完楼梯首先看到的是一排中式雕花木质屏风腊梅雕花的窗棂上一些地方还残留着镀金中庭顶上的光线反射在古旧的屏风上光影交错,冥冥灭灭从屏风中间的门穿过去那是一间向阳的房间也许这以前曾是书房房间有两扇大门通向外面的观景走廊走廊残砖断瓦一片狼藉从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屋檐的中式木雕斜拉梁上面雕着藤蔓花纹从护栏远眺长江,江水涛涛对岸高楼隐隐约约居高临下大楼不远处的南滨路上车流如织这一切繁华与它如此靠近却又如此遥远她目堵了南滨路“十里洋场”的几度沉浮如今人们却将她遗忘任她在这里默默开放静静凋零而今别墅被构树环绕倒卵形的枝叶下是圆圆的果实从二楼护栏伸手可摘构树的滋长反衬着老房的破败立德乐别墅她就像一株行将枯槁的野花在这南滨路江畔静静等待等待人们再次将她发现将她采摘……历史背景:重庆开埠通商回顾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打开了清政府封闭的国门。
但四川、重庆地处中国西南,长江三峡激流险滩,一时半会儿还是列强染指西南的阻碍。
1875年,一支由缅甸侵入中国云南边境的英国部队,遭到当地居民的英勇抗击,当时由北京前往迎接的英国公使翻译官马嘉理被杀,这就是历史上的“马嘉理事件”。
英国政府借此向清政府提出开放重庆为通商口岸的要求,清政府被迫派李鸿章谈判,于当年签订了《中英烟台条约》,规定重庆可由英国派员驻留,但李鸿章想借三峡之险阻止英国入侵,因此在条约中规定,在机动轮船未能抵达重庆前,英国商民不得在重庆居住。
李鸿章太过于相信长江天险的作用了,1881年,英国驻重庆领事谢立三试坐一艘帆船竟然通过了云阳境内的险滩,他大受鼓舞,认为既然帆船都能过如此险滩,没有理由能怀疑机动轮船的航行,于是鼓励英国冒险家在长江三峡试航。
1885年,英国商人立德乐向清政府申请了宜昌至重庆的行轮执照,并组成川江轮船公司,并把固陵号轮船驶达宜昌待发。
英轮驶入川江,必将冲击本土的木船航运,于时引起群情激愤,清政府再次派李鸿章与英国交涉,想用12万两白银高价买下立德乐固陵号轮船及其在宜昌的码头设施,以阻止英轮上行重庆。
但英国拒绝了清政府这一要求,清政府不得不妥协答应开放重庆为通商口岸,但前提是英国商轮10年内不得上行到重庆。
1890年,中英两国再签《烟台条约续增专条》,规定:“重庆作为通商口岸;英商自宜昌至重庆往来运货,或雇佣华船,或自备华式之船,均听其便。
”英国至此实现夺取重庆开辟中国西部市场的梦想,1891年,重庆正式设立海关,标志着重庆正式开埠,成为近代中国第二十个通商口岸。
摘自《重庆史话》原文来自:服务南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