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欢迎您来到装修百科!
关注我们
我要装修

沈阳市沈河区概况(沈阳市沈河区简介)

发布:2024-06-29 浏览:50

核心提示:沈河区隶属辽宁省沈阳市,地处北纬41°10′至42°16′之间,是沈阳市的政治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文化中心,旅游胜地和开放门户,是全国城区中第一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据史料记载,远在公元前128年西汉在今沈阳设候城,时为军事重镇。1948年11月20日,沈阳解放后市政府决定将沈阳市内改划为沈河、大东、和平等8个区,其中,沈阳区与浑河区合并,取沈阳区的“沈”字与浑河区的“河”字,定名为沈河区。[1] 沈河区总面积5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71.19万(2015年末)[2],下辖15街道,拥有世界文化

沈河区隶属辽宁省沈阳市,地处北纬41°10′至42°16′之间,是沈阳市的政治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文化中心,旅游胜地和开放门户,是全国城区中第一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据史料记载,远在公元前128年西汉在今沈阳设候城,时为军事重镇。
1948年11月20日,沈阳解放后市政府决定将沈阳市内改划为沈河、大东、和平等8个区,其中,沈阳区与浑河区合并,取沈阳区的“沈”字与浑河区的“河”字,定名为沈河区。
[1] 沈河区总面积5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71.19万(2015年末)[2],下辖15街道,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沈阳故宫、享誉中外的张氏帅府、具有380余年历史的中国首条商业步行街——中街等。
[3] 2018年9月,《2018年中国百强区发展白皮书》发布,沈河区排第68名。
很早以前,人类在此农耕渔猎,繁衍生息,创造出新乐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燕国的重镇。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为36郡,沈阳隶属辽东郡。
西汉时期,沈阳已具有城市轮廓,称为“侯城”。
唐代,改称“沈洲”。
公元921年,辽太祖移民到此,修筑土城,生产随之发展。
金代时期,金太祖攻占沈洲,沿用“沈洲”之名。
1296年,元代重建土城,改沈洲为“沈阳路”,归辽阳管辖。
由于沈阳地处沈水(浑河)之北,以中国传统方位论,即“山北为阴,水北为阳”,故改沈洲为沈阳。
从此,“沈阳”这一名称正式出现在史料上。
1386年,明朝改称“沈阳路”为“沈阳中卫”。
162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把都城从辽阳迁到了沈阳,并在沈阳城内着手修建皇宫(今沈阳故宫)1643年清太宗皇太极改称沈阳为“盛京”。
1644年,清朝迁都北京后,沈阳为陪都。
1657年, 清朝以“奉天承运”之意在沈阳设奉天府,沈阳又名“奉天”。
1911年,辛亥革命后,沈阳成为奉系军阀统治的首府。
1938年1月1日在区界内建立沈阳区。
1948年11月20日,沈阳区与沈河区合并,定名为沈河区。
1952年2月,沈阳市进行调整时,将原南市区,北市区,北关区3个区10个公社(街道)划入沈河区。
2000年,沈河区辖16个街道。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601444人,其中:正阳街道34695人、一经街道41616人、二经街道 41532人、小西街道 29772人、大西街道35842人、滨河街道39927人、万莲街道42116人、中街街道13110人、小南街道 40624人、大南街道 72910人、山东庙街道 32840人、惠工街道 34563人、朱剪炉街道 26933人、新北站街道12521人、风雨坛街道 48489人、文化路街道53954人。
2001年,沈河区辖16个街道:一经街道、二经街道、大西街道、小西街道、大南街道、小南街道、滨河街道、万莲街道、中街街道、正阳街道、惠工街道、朱剪炉街道、文化路街道、风雨坛街道、山东庙街道、新北站街道。
2005年1月17日,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沈河区街道办事处行政管辖区域调整的批复》(沈政[2005]3号)批准:同意沈河区将原16个街道办事处调整为10个街道办事处,并对街道办事处行政管辖区域进行调整。
同日,沈河区召开街道体制改革动员大会,将原有16个街道办事处调整为10个,分别是:新北站、朱剪炉、皇城、大西、山东庙、风雨坛、滨河、万莲、大南、五里河10个街道办事处。
重新调整的10个办事处,以道路和河流等明显的城市地理界线划分边界,简单易识,便于管理。
这次街道调整主要遵循了三个原则:一是适度调整。
如对原来地域小、人口少的街道,进行了撤销或合并;二是界线分明。
调整后的10个街道办,界线的划分都以一、二级马路为界线,这为今后的城市管理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三是人口和地域面积相对平均。
这次调整为10个街道后,地域面积相差甚微,平均为1.96平方千米,人口7.1万,其中人口5万—7.5万的街道就占了6个。
其中,皇城街道办事处的范围即东西南北顺城围成的方形区域,也就是中街地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的管辖范围;五里河街道办事处包括文化路街道办事处和五里河公园(原属东陵区)。
2010 年 2 月,沈阳实行新的区划调整,将东三环以西,浑河以南 ,沈吉铁路以北的原东陵区城区部分划归沈河区,至此,沈河区辖区面积增加到58平方公里,下辖15个街道办事处,124个社区,常住人口110余万,绝大多数为汉族,还有满、回、蒙古、朝鲜等22个少数民族。
张学良旧居沈河区张学良旧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又名张氏帅府。
坐落在沈阳市沈河区朝阳街少帅府巷48号。
是原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和爱国将领张学良的官邸和私宅。
总占地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76万平方米。
由帅府中院、帅府东院、帅府西院和院外建筑四个部分组成,中院是1914年兴建的三进四合院,坐北朝南,呈"目"字型,仿王府式建筑。
为张作霖早期的办公地点和眷属居住地。
东院也叫帅府苑,是张家的花园,1918年在南侧盖了一座中西合璧式的两层小青楼,为张作霖宠妾夫人和女儿们居住。
1928年皇姑屯事件中,张作霖被炸成重伤,在一楼西屋会客室谢世。
花园北侧是1922年建成的三层罗马式大青楼。
是张作霖后期办公地点,四合院成为军事各部门办公地。
在一楼的东北角客厅中,因摆放东边道镇守使汤玉麟送来的两只老虎标本,被称为老虎厅。
1929年1月10日张学良在此处决了杨宇霆和常荫槐。
大青楼是张作霖和张学良制定重大决策的政治中心。
东院以假山、亭榭、水池、花园、甬路连接大小青楼。
在花园的东北角还有一座供奉关帝的张氏家庙。
帅府西院原来是两组四合院和卫队营部及训练场地。
1930年张学良决定给其七个弟弟每人建一座欧式楼房。
到1931年秋天已打好地基,但发生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大帅府,后于1933年按原设计建起了西院的红楼群。
帅府的三个院落四周用4米高的青砖围墙圈定,据称大帅府帅府院外还有帅府办事处、边业银行和赵四小姐楼三处建筑,也是张学良旧居的组成部分。
帅府办事处俗称帅府舞厅,位于帅府大院的东南侧,是一座回型建筑群,中部主楼是一座罗马式三层青砖楼,楼内两层中空,四周回廊,中间是一个豪华的舞厅,是张家专门接待客人的招待所。
主楼南侧是一座两层青砖楼房。
边业银行位于帅府东侧,建于1925年,是一座东洋、西洋合璧式建筑。
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张作霖打败了曹锟、吴佩孚,收买了曹氏股东最多的边业银行,任命张学良为总经理,是张家私行。
并于1926年把边业银行总行移到奉天,就设在此楼。
赵四小姐楼在边业银行北侧,帅府大院东侧,是一座日式的二层小楼,是1928年于凤至专门为赵四小姐买下来的。
内有地下道与帅府院内相通,典雅华贵。
帅府的中院和东院已成为张学良旧居陈列馆和辽宁省近现代史博物馆,并成为沈阳十五大旅游景观和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南关天主教堂 南关天主教堂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始建,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被义和团焚烧,1912年用清廷赔款和法国巴黎传教会集资重新修建。
这座南关天主教堂是1912年重新建造的。
整个建筑分东、西两个院落,大教堂在东院的北端,南北长66米,宽17米,占地面积达1100平方米,属于“歌德式”建筑,全部用青砖雕造,它的顶端是高高矗立的尖塔,高45米。
教堂前面是一大两小三扇门,两侧有成排的尖拱小窗,内有二十四根石柱支撑,穹隆部位镶嵌着巨大花纹,教堂可容一千五百人。
教堂之外有森严的高墙围绕。
天主教是世界性宗教之一,教廷设在意大利的罗马。
各地设有“教区”,每座教区设“主教府”实施管理,沈阳南关天主教堂是“满洲教区”所在地,是东北地区天主教中心,现为辽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收藏

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上一篇:“烟花飞溅”的电子鞭炮:是有了“灵魂”还是披上了“外衣”? 下一篇:[太原沐林装饰]新房装修预算不足怎么办?装修如何省钱呢?(太原沐林装饰)

一键免费领取报价清单 专享六大服务礼包

装修全程保障

免费户型设计+免费装修报价

已有312290人领取

关键字: 装修设计 装修公司 别墅装修设计

发布招标得免费设计

申请装修立省30%

更多装修专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