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伟壮丽的黄土高原绵亘千里如的景象蔚为壮观,几千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在此吟诗作画。
一代伟人毛泽东曾在此发出 “江山如此此多娇”的感叹。
人们在赞叹之余,不禁要问:黄土高原上的土到底来自何处呢?黄土高原的地貌,沟壑纵横,蔚为壮观。
中国西北部的黄土高原东到河北省与山西省交界的太行山,西至甘肃省乌鞘岭和青海省的日月山,南到渭河谷地关中平原以北的广大地区,北至长城,约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20。
黄土高原海拔约为1000~1500米,高原上的黄土主要是一种未固结、无层理的粉沙。
厚厚的黄土完全掩平了这里先期形成的地形,土层厚度达30~ 50米,最厚的地方甚至超过了200米。
黄土由西北向东南方向逐渐变薄,颗粒由粗变细。
这种黄土地貌在世界上许多地区都能看到,如欧洲、南北美洲的有此地方就分布着黄土,但面积和厚度却无法与中国西北部的黄土高原相提并论了。
黄土富含钙质结核及易溶盐,石英、云母、长石、电气石、角闪石、绿帘石等许多细粒矿物是黄土的主要成分,约占70%,余下的部分则是點土矿物。
如此大形成的呢?积的黄土是从哪儿来的呢?它又是怎样地质学家为了解释这些问题,综合运用地层、 古生物、古气候、物质成分与结构及年代学等领域的知识进行研究,提出了20多种黄土形成的假说。
现在影响较大的有4种学说,它们是水成说、残积说、风成说及多成因说。
这4种学说的主要分歧点是黄土物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