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520”来临~每年的这一天成为了各地的新人们领取婚姻登记证的热门日期而今年(2021年5月20日)的520可谓“千载难逢”谐音更为浪漫:“爱你爱你我爱你”很多喜欢仪式感的新人都会选择在这个充满爱的日子里与自己的另一伴喜结连理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领取属于两个人的“小红本”我们所说的这个“小红本”,就是由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签发的证明婚姻关系有效成立的法律文书,也就是俗称的结婚证。
但有人也许不知道,这个“小红本”其实是从2004年才开始被全国统一使用的。
在此之前,各省市可根据地区实际情况来制定婚姻登记办法。
婚书上的文字、图案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其背后也是婚姻观念、文化、制度的演变。
今天,我们就结合记者采回的信息来追溯中国历史上那些年使用过的结婚证2004年至今2004年沿用至今的结婚证。
是全国统一之后的样式,封皮为枣红色,内有牡丹花图样。
大小为9.5cm×12.8cm,正中间印刻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及金色的国徽,国徽下方是金色的结婚证三个大字。
结婚证外观简洁,颜色鲜艳,一目了然。
证书内须贴男女双方照片,并加盖婚姻登记专用钢印。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发布了《民政部婚姻管理司关于统一引发婚姻证件式样及说明的通知》对结婚证的规格、内容、格式、字号、材料、图案都做了详细具体的说明。
结婚证采用了护照式样,封面是红色皮革,印有国徽,内芯是粉红色花纹并带五角星水印钱币纸。
这个时期的结婚证与现在所统一的结婚证外观相似,封面上只是多了汉字对应的汉语拼音。
1986年1986年《关于制法发<结婚证>等统一式样的函》规定了结婚证为6开对折,在此之前,结婚证还没有对折这样统一的形式要求,大多还是奖状式。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之间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之间,结婚证上的图案由传统文化中有吉祥寓意的图案符号改成与社会生产发展有关系的口号与标语。
并以亮丽的红黄绿为结婚证上的主色调。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1955年1955年,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发布《各省市可以根据当地实际需要自行拟定婚姻登记办法》,制定了统一的结婚证书式样,规定了尺寸、版式特征、文书格式、公章内容,但花边花纹还可以自行选定。
证上文字统一为“双方自愿结婚,经审查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规定相符,应予登记,特发给本证”。
背景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