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欢迎您来到装修百科!
关注我们
我要装修

《沁园春·雪》毛泽东

发布:2024-06-29 浏览:61

核心提示:《沁园春·雪》作者:毛泽东原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注释:1、北国:该词源于中国古代的分裂时期,如宋称辽、金为北国,东晋称十六国等为北国,南北朝时代南方的各朝代称在北方与之对抗的各朝代为北国等。毛泽东中的“北国”使人在不觉中产生出一种我国疆土广大的民族

《沁园春·雪》作者:毛泽东原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注释:1、北国:该词源于中国古代的分裂时期,如宋称辽、金为北国,东晋称十六国等为北国,南北朝时代南方的各朝代称在北方与之对抗的各朝代为北国等。
毛泽东中的“北国”使人在不觉中产生出一种我国疆土广大的民族自豪感。
2、雪:这首词作于红一方面军一九三六年二月由陕北准备东渡黄河进入山西省西部的时候。
作者在一九四五年十月七日给柳亚子信中说,这首词作于“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
3、惟:只。
4、馀:剩下。
此字一作“余”,但目前刊出的书法作品中写作“馀”,以此为准。
5、莽莽:无边无际。
6、大河上下:大河,指黄河。
大河上下,犹言整条黄河。
7、顿失滔滔:(黄河)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
描写黄河水结冰的景象。
8、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
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
“原”指高原,即秦晋高原。
蜡象,白色的象。
9、天公:指天,即命运。
10、须:等到;需要。
11、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
红装,原指妇女的艳装,这里指红日为大地披上了红装。
素裹,原指妇女的淡装,这里指皑皑白雪覆盖着大地。
12、分外妖娆:格外婀娜多姿。
13、竞折腰:折腰,倾倒,躬着腰侍候。
这里是说争着为江山奔走操劳。
14、秦皇:秦始皇嬴政(前259——前210),秦朝的创业皇帝。
15、汉武:汉武帝刘彻(前156——前87),汉朝功业最盛的皇帝。
16、略输文采:文采本指辞藻、才华。
“略输文采”,是说秦皇汉武,武功甚盛,对比之下,文治方面的成就略有逊色。
17、唐宗:唐太宗李世民(599——649),唐朝的建立统一大业的皇帝。
18、宋祖:宋太祖赵匡胤(927——976),宋朝的创业皇帝。
19、稍逊风骚:意近“略输文采”。
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20、一代天骄:指可以称雄一世的英雄人物,泛指非常着名,有才能的人物。
天骄,“天之骄子”的省略语。
意思是上天所骄纵宠爱的人,成吉思汗即是。
汉时匈奴自称。
后来也泛称强盛的少数名族或其首领。
21、成吉思汗(hán):元太祖铁木真(1162——1227)在1206年统一蒙古后的尊称,意为“强者之汗”(汗是可汗的省称,即王)。
后蒙古于1271年改国号为元,成吉思汗被尊为建立元朝的始祖。
成吉思汗除占领中国黄河以北地区外,还曾向西远征,占领中亚和南俄,建立了庞大的蒙古帝国。
22、只识弯弓射大雕:雕,一种属于鹰类的大型猛禽,善飞难射,古代因用“射雕手”比喻高强的射手。
“只识弯弓射大雕”,是说只以武功见长。
23、俱往矣:都已经过去了。
俱,都。
24、数风流人物:称得上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数,数得着、称得上的意思。
翻译:北方的风光,千万里冰封冻,千万里雪花飘。
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
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想试一试与老天爷比比高。
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
江山如此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
只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
称雄一世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
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数一数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赏析:《沁园春·雪》分上下阕。
上阕因雪起兴,借雪景抒写情怀。
起笔不凡,“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不先写“雪”字,而首推“北国风光”,不仅突出了诗人对北方雪景的感受印象,而且造境独到优雅,可以冠结全篇。
接着是对雪景的大笔铺陈,“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大雪覆盖了一切,黄河也失去了滔滔流动貌,无边无际的茫茫雪景。
这里“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十分准确、传神,凸现了北方雪景的深度。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可谓静中写动,披满白雪、连绵起伏的群山,像银蛇舞动,而白雪皑皑的高原丘陵地带,像蜡白色的象群在奔兀。
群山高原与低垂的冬雪云天相连成一片,因而作者信手拈来“欲与天公试比高”之句。
“银蛇”“蜡象”两个生动比喻,一下子赋予雪境以生命感,且有动中见静的艺术效果。
这就“水到渠成”地引出“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多么自然巧妙的联想,使雪境发生阴晴之间的转化,一个“红装素裹”的美人的象征,初步形成这首词的意境。
下阕首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可谓承上启下,将全词连接得天衣无缝。
“江山”这一双关语词,与上片中的“长城”“大河”相融合,具有画龙点睛之意,“江山如此多娇”,可以理解为这首词的基本构架。
作为政治家的词人,对“北国风光”的抒怀,最终还是对江山社稷的关怀。
1935年末,毛泽东领导中央红军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中国革命有了新的转机。
毛泽东怀着拯救中华民族、创建新中国的政治抱负和雄才大略,必然会在这首词中曲折地反映出来,并且不同凡响。
古往今来,无数英雄豪杰为江山社稷奔走操劳。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成为六七十年代称誉“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绝句。
《沁园春·雪》突出体现了毛泽东词风的雄健、大气。
作为领袖毛泽东的博大的胸襟和抱负,与广阔雄奇的北国雪景发生同构,作者目接“千里”“万里”,“欲与天公试比高”;(www.lz13.cn)视通几千年,指点江山主沉浮。
充分展示了雄阔豪放、气势磅礴的风格。
全词用字遣词,设喻用典,明快有力,挥洒自如,辞义畅达,一泻千里。
毛泽东讲究词章格律,但又不刻意追求。
全词合律入韵,似无意而为之。
虽属旧体却给人以面貌一新之感。
不单是从词境中表达出的新的精神世界,而首先是意象表达系统的词语,鲜活生动,凝练通俗,易诵易唱易记。

  • 收藏

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上一篇:披荆斩棘的哥哥们带火的广东话,你知道几个? 下一篇:[太原沐林装饰]新房装修预算不足怎么办?装修如何省钱呢?(太原沐林装饰)

一键免费领取报价清单 专享六大服务礼包

装修全程保障

免费户型设计+免费装修报价

已有312290人领取

关键字: 装修百科 装修咨询 装修预算表

发布招标得免费设计

申请装修立省30%

更多装修专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