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通扫北》原本并非一个单独的文学作品,而是《说唐后传》前半部的内容(后半部为《薛仁贵征东》)。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现代评书的崛起,艺术家们多将《说唐后传》一分为二,或者将整部《说唐全传》分为三到四个部分并加以改编,故而使得《罗通扫北》成了一部并不算长的单独评书。
罗通扫北的大致内容由于隋唐是个大题材,所以对应的评书不少,每一部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设定,不过既然都是按照古白话小说《说唐后传》为蓝本改编创作的,那么索性就以此为基础,和大家大致说一说《说唐后传》原著中关于中“罗通扫北”的故事。
故事开始已经是贞观年间,距离秦叔宝、尉迟敬德等人助李世民玄武门夺位已经过去有些年头,诸多开国元勋逐渐老迈,年长些的秦琼、魏征都已年过花甲。
或许也是觉得大唐猛将们垂垂老矣,故而与大唐接壤的北番国保康王生出了觊觎中原之心,并以左车轮为元帅(按照番邦的称呼叫作“红袍大力子”),暗中厉兵秣马,试图伺机侵犯大唐。
已做了多年“天可汗”的李世民闻报龙颜大怒,当即决定御驾亲征,并以秦琼为帅,徐茂公为军师,众国公随军,率大军北上讨伐北番这个不臣之国。
李世民大军一路没太多故事,唯一的亮点就是白良关尉迟恭、尉迟宝林父子大战,后得知真相相认。
在大军抵达牧羊城下时,被胜利冲昏头脑的大唐君臣中了左车轮的空城计,入城后被困其中。
由于左车轮正值壮年,而唐军将领多已老迈,故而即便是当时最强的秦叔宝出战,也仅仅是与左车轮大战三十合败阵而归,难以突破敌人的封锁。
实力不行又束手无策,最好的办法就是撞大运,于是乎徐茂公点将程咬金,什么大气运加身,必能遇难成祥,成功突围。
一通忽悠下程咬金没上当,李世民倒是信以为真,这下也容不得老程不去,好在被困时曾经的贾柳店结拜兄弟、已经羽化成仙的谢映登及时赶来相助,以道术将老程送出包围。
程咬金不敢耽搁,一路急行抵达长安,秉明监国太子李治,李治下旨各家爵主校场比武,胜者为帅统兵救驾,最终罗通不出意外地胜出,挥军北上。
罗通率军一路披荆斩棘,既有杀死北番大将铁雷银牙、铁雷金牙的高光,亦有被铁雷八宝暴打的尴尬,这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他与屠炉公主之间的“孽缘”。
事情大致是这样的,罗通有个弟弟,是母亲窦氏过继来的儿子叫作罗仁,年方九岁,却神力无敌,被誉为裴元庆转世,论武艺堪称后传第一条好汉,吊打罗通的铁雷八宝就是被他打杀的。
但是在对阵北番国屠炉公主时,被其法宝“柳叶飞刀”大卸八块。
痛不欲生的罗通出战为兄弟报仇,但是寻常武艺如何敌得过仙家法宝?亏了罗通跟他爹一样长得齿白唇红、英武不凡,让公主动了芳心,罗通眼见力敌不过,便假作与公主情投意合,还立下有负公主则死于百岁老将之手的重誓。
公主信以为真,在之后的战斗中多次相助罗通,不仅从左车轮手中将其救下,还生擒了“东窗事发”后试图逃跑的苏定方,让罗通得以手刃杀死父亲和祖父的凶手。
一切尘埃落定后,李世民亲自下旨赐婚,屠炉公主满心欢喜,哪知道罗通从头到尾都在和她虚与委蛇。
洞房花烛夜,罗通借着酒劲不再隐藏,对公主极尽嘲讽羞辱,致使不堪忍受的屠炉公主横剑自刎,罗通更绝,连尸首都不管,直接出去喝酒去了。
这件事差点要了罗通的命,若非程咬金苦苦求情,李世民念及罗成功绩不忍罗家绝后,说什么都要将罗通杀了。
最终罗通被罢去官职爵位,并被严令终身不得娶妻。
直到后来李世民征讨东辽国,被困三江越虎城,罗通才再度被启用,挥军二度扫北。
值得一提的是,在后面的《薛丁山征西》中,罗通随主帅薛丁山出征,于界牌关盘肠大战九十八岁的老将王不超,最终虽将王不超斩杀,却也因剧痛而死,应了当初的誓言。
三神五鬼都是谁?说了故事梗概,我们再来聊一聊今天的主题——三神五鬼。
其实所谓“三神五鬼”并非来自于原著,而是后来评书界的几位大家在改编中创建的新“组合”,由八员小将组成。
三神分别为:罗成之子“玉面小如来”罗通秦琼之子“金面韦陀”秦怀玉程咬金之子“当殿神”程铁牛(又称蓝面瘟神)。
这三位的父亲当年堪称“铁三角”,从离开瓦岗一直同进同出,可惜的是罗成英年早逝,因此李世民认下罗通为义子,以告慰罗成的在天之灵。
五鬼依次是:刘文静之子“大头鬼”刘奇齐国远之子“双头鬼”齐虎尤俊达之子“聪明鬼”尤福尚师徒之子“机灵鬼”尚山徐茂公之子“险道鬼”徐德。
这五位的父亲文武都有,最特别的是尚山,因为他的父亲尚师徒到死都是隋将,最终在自尽前将儿子托付给惺惺相惜的秦叔宝。
秦琼为了不负所托,收尚山为义子,对他比对自己的亲儿子秦怀玉还好。
八员小将武艺排名该介绍的都介绍完了,下面我们就来排一排八小将之间的武艺高低顺序。
第八位:“当殿神”程铁牛程铁牛无愧是程咬金的儿子,性格、相貌好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同时他的武功也是老爹亲传,想那程咬金就是三招半的本事,儿子能学得多大能耐?于是乎成了小一号的程咬金。
客观讲,程家的三板斧威力不俗,想当年连靠山王杨林都差点在老程手中吃亏,但是别忘了,今天说的这几位是从小和程铁牛玩到大的光腚娃娃,对他知根知底,三板斧对这群小哥们根本玩不转,所以无论硬实力还是相互交手,程铁牛在“三神五鬼”中都是垫底的。
不过在战场上,程铁牛的作用有时候比多数兄弟反而大得多,因为在不知底细的情况下,一般武将很难在程家三斧下不吃亏,除非具备前期尉迟恭后期秦怀玉那样的硬实力,但这样的大将程铁牛即便输了也不算丢人。
所以从某个程度上讲,程铁牛是八小将中最特殊的一个。
第七位:“聪明鬼”尤福说起来尤俊达也算老程成功路上的领路人,虽然初衷未必是安了什么好心。
或许是感慨程咬金福大命大造化大,所以给儿子取名为“福”,“尤福”就是“有福”。
尤福和父亲一样,也使三股托天叉,武艺皆为尤俊达传授(可想而知高明不到哪去)。
随罗通扫北时曾与同样使叉的北番大将阿鲁不丹交锋。
可能是常和这些小哥们接触,尤福也算聪明,竟自创出了类似于秦家“撒手锏”的飞叉绝技。
在与番将大战八十合后,尤福见难以取胜,诈败而走,待阿鲁不丹纵马来追时,回身将兵刃掷出,刺敌于马下。
能够自创绝技,打仗又会动脑,尤福无愧“聪明鬼”之名。
第六位:“险道鬼”徐德如果不是知根知底,单看徐德谁也想不到他是徐茂公的儿子,因为无论头脑还是脾气秉性,徐德和父亲徐茂公一点都不像。
徐茂公聪明、会算计,堪称大唐第一聪明人,在他面前魏征都相形见绌。
反观徐德,简直就是个铁憨憨,大概是老天分给一家的智慧一共就那么多,他爹占比太大,使得儿子呆呆的不灵光。
好在徐德也算及时止损,不是读书动脑的料就在武艺上下功夫,加上他先天条件好,身高过丈,虎背熊腰,有千斤之力,所以武艺高强,一杆熟铜棍在小字辈中很是突出(怎么说着说着感觉像雄阔海的儿子)。
尽管看似失之桑榆,收之东隅,但是徐德在唐军中的作用远远比不上徐茂公,毕竟徐茂公的智谋纵观天下也没人能替代,反而徐德即便武艺不错,却也不是不可取代,往难听点说甚至是有他五八,没他四十,可有可无。
第五位:“双头鬼”齐虎齐虎的老爹齐国远当年是瓦岗出名的大草包,能生出齐虎这样的儿子也算祖坟冒青烟,毕竟儿子在小哥们中高低也算个好手。
其实别看齐国远是个大老粗,但他对儿子可是充满期望的,这点从名字中就看得出来。
由于我们总是习惯性称其为齐国远,所以往往忘了“国远”是老齐的表字,他本名为“彪”。
现代人老喜欢说什么三虎一彪、九虎一彪的,把彪说得神乎其神,其实无论是五虎八彪将还是过去当官的衣服上绣的动物形态,都能看出彪是不如虎的,所以齐国远给儿子取名齐虎其实是希望儿子青出于蓝。
不过浑人到底是浑人,大家有没有感觉这爷俩名字更像哥俩。
武艺方面,齐虎使的是一对真正的大锤,而不是纸糊的,力猛锤沉,在二代爵主也算出类拔萃,大体实力和徐德仿佛之间,而且一样的呆愣,故而二小也并称为“锤棍二猛”。
第四位:“大头鬼”刘奇评书中刘奇的父亲刘文静虽然也是刘武周的旧部,但他是在刘武周败亡后才加入的李唐,并没有发生弑主的情况,也就不存在被人告发身死。
刘奇和徐德一样,跟父亲的文官路子截然相反,自幼就酷爱武艺,刘文静也不是墨守成规之人,因势利导,为儿子请名师指点,刘奇天赋不错,武艺在四十八家爵主中出类拔萃,一杆三尖两刃刀使得神出鬼没。
不过让人印象最深,也最感难得的是,刘奇和父亲一样老成持重,敢于担当,这点在年轻人身上尤为可贵。
我们都知道无论小说还是评书,李道宗、苏定方、张士贵三位名将都被黑得很惨,成了大反派。
评书中众家爵主打死了张士贵的儿子,最后刘奇出面,一个人扛下了所有罪责,差点因此被明正典刑,亏得程咬金没脸没皮的软磨硬泡,否则大唐怕是就要少了一位青年良将。
第三位:“机灵鬼”尚山说起来,评书中的秦琼当真称得上义薄云天的小孟尝,不像《说唐》系列完全就是个沽名钓誉的腹黑之徒。
尚师徒和瓦岗本为仇敌,和秦叔宝更是数次大战,一度逼得秦琼摔死黄骠马,别断虎头枪。
但是抛开对立的立场,二人对彼此都非常敬服,所以尚师徒才会在自尽前放心的将儿子托付给秦琼。
而秦琼也不负尚师徒所托,刚才我们说过,叔宝对尚山当真称得上视如己出,比亲儿子还好。
而且在武艺教导上同样一视同仁,将自家独门绝学悉数传授给尚山。
尚山是尚师徒的儿子,天赋本就不错,再加上刻苦,故而在武艺上与秦怀玉不相伯仲。
只不过秦怀玉算是个小主角或者说重要配角,所以笔墨比尚山多,露脸的多数机会都被说书人给了秦怀玉,导致尚山的战绩远不如怀玉出色,实则二人的本事仿上仿下,不相伯仲。
第二位:“金面韦陀”秦怀玉秦怀玉和父亲一样都是黄脸,他的义兄秦用叫作“银面韦陀”,故而他就叫作“金面韦陀”,说起来秦用也是英年早逝,不然小字辈中恐怕就是“四神八鬼”了。
秦琼的本事在《隋唐演义》里虽然不算顶尖,实力远比不上表弟罗成,但他的理论知识很强,由于当年在北平府时哥俩曾经“传枪递锏”,故而在武艺招数上哥俩会的其实都一样,秦琼会罗家枪,罗成也会秦家锏,秦怀玉自幼和尚山一起随秦琼学武,本事自然也比其他孩子大很多,加上他老子秦叔宝曾经对李渊一家有救命之恩,即便同为国公,但地位比其他人实际都高,所以秦怀玉也就成了小字辈中的孩子王,带着一帮小哥们组成“秦党”,专门和苏定方、张士贵等奸佞的后代作对。
同样的,因为秦琼是《隋唐演义》等评书的主角,所以秦怀玉也跟着沾光不少,在罗通扫北中担任先锋,战绩斐然,即便到了后面的《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依旧不吝笔墨,所以显得比实力相近的尚山要强很多。
第一位:“玉面小如来”罗通尽管罗通自幼丧父,却也算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于一身,李世民收他为义子,使其成了干殿下,地位上就比其他小哥们高。
另外,表大爷秦琼对他也是尽职尽责,将满身武艺悉数相传,而且或许是血脉缘故,罗通的天赋比秦怀玉和尚山更好,所以别看他年纪最小,但本事确实二代爵主中最大的,而且别忘了,他还有个亲伯父——赫赫有名的“枪绝”罗松(罗春)。
罗松的枪法当年吊打罗成,罗通原本本事就大,罗松时不常再提点个一招半式,传授下真正完整的姜家枪法,可想而知罗通的武艺该有多高。
在容貌和性格上,罗通和父亲罗成如出一辙,都不能用英俊来形容,得说漂亮,比大姑娘还漂亮。
性情也是狂傲、狠辣,当真是“拳手五支令,举手就要命”,挂帅扫北时翻脸就不认人,什么这家哥哥那家弟弟的(貌似也没有弟弟),谁的情面都不给。
当然了,狂傲本就是建立在本事上的,在这方面罗通还真让人挑不出毛病。
扫北的路上,他曾连挑北国一十三将,令敌人闻风丧胆。
北国大帅左车轮那么高的武艺,对大唐诸将没一个看得上眼,包括秦叔宝和尉迟恭这两尊大神都不行,唯独对罗通非常忌惮。
当然了,这其中也有北国人被罗艺、罗成打出阴影的关系,一听是罗家人连仇恨都谈不上,就剩下害怕了。
而罗通也对得起左车轮的这份忌惮,二人曾酣战百合不分胜负,在薛仁贵出世前堪称天花板级的存在。
隋唐类的文学作品很多,也很杂,设定、内容都不相同。
上述无论对罗通扫北故事的介绍还是关于“三神五鬼”的武艺排名都是结合了多部文学作品而来,错漏之处还望见谅,也欢迎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