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最早为“玉”定义的是东汉许慎所撰写的《说文解字》:“玉,石之美,有五德。
润泽以温,仁之方也,鰓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技,絜之方也”。
“玉,石之美”的说法,致使“玉”这个字,广义的成为美石的统称。
红色玉髓有火玉或赤玉之名;水晶又称水玉;白色大理石则称汉白玉:。
事实上,《说义解字》除了点出“美”,更强调光泽、透明度、声响等物理特性以区别玉石。
中国历代玉器温润圆熟,晶莹剔透,长久以来接受古老文化的渲染附会,逐渐被赋予各种神秘色彩,并成为中华文物的瑰宝。
中国人对玉,一向有着特殊的尊爱之情,而延伸发展出一个优秀而古老的玉石文化。
在中国艺术的广大范畴里,玉器艺术源远流长,且独具特色。
从历代传承遗留下来的玉器不难发现玉的造型、纹饰、色泽及触感,不仅是艺术家对美追求的具体表现,更可以代表中国文化中特有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