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波老照片!你绝对没见过!每一段留不住的岁月都有一个忘不掉的故事分享了尘封在时光里的老照片能否唤起你心中的记忆?彩色照片上的无锡80年代80年代的无锡太湖饭店。
由老江南大学改成的太湖饭店曾经是中国风景最好的度假酒店之一,接待过无数来锡的贵宾。
江南航运公司开通客船杭州班。
曾经无锡人去杭州必坐此游船线路,下午5点左右在江南航运码头上船,在太湖欣赏落日,再沿着古运河一路向南,清晨欣赏杭州运河风光,上午到达武林门码头,说是“中国最美航线”一点都不为过。
当大巴和高速出现以后,此线路就被取消了。
无锡与日本明石市1981年8月29日正式缔结友好城市关系,明石市成为第一个与无锡结对的国际友城。
80年代的时候,双方政府和民间在经济 、文化、教育、体育等各个领域进行了频繁的交流,明石市的精工株式会社、水登社等企业相继在锡投资,锡师附小与明石市立小学结为友好学校。
曾经耸立在无锡火车站广场一尊巨大的时钟,你还记得吗?就是由明石市赠送的。
已经被拆除的惠山宝善桥。
此桥架于寺塘泾上,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为单孔石拱桥。
民国十八年(1929),为便于车辆通行,改成平桥。
2008年复建为拱桥,历史又轮回了。
80年代清扬新村,当年无锡最好的小区。
80年代的无锡展览馆。
无锡展览馆位于河埒口,这个展览馆华国锋莅临后省里特别重视,新华日报整版报道誉为无锡工业之窗,当时的中央领导人凡到江苏考察参观,无锡展览馆是必到之处,外国首脑人物去过的也很多,因此南京苏州常州都很羡慕这个展览馆。
河埒口围绕有博物馆、文物公司,太湖工人宫,江南商场,梁溪商场等文化、商业设施,把河埒口变成无锡当时第二中心,每年有好多次盛大的订货会展销会,影响很大,目前已经拆除。
80年代的无锡大饭店。
1986年建造的无锡大饭店最早是当初新日铁援助宝钢时为了让那些日方技术员有地方住而建设的附带项目(不知为何会选在无锡建设),后来日方的股份被不断稀释或退股,无锡大饭店是无锡乃至中国最早的一批四星级酒店,可惜一直没能升五星,很可惜。
80年代的无锡湖滨游泳场。
无锡曾经有个天然游泳场——湖滨浴场,一到夏天,乌攘乌攘一片闹猛到不得了。
如今天然水域,不能畅游,实乃无锡人的憾事。
80年代的无锡古运河饮料厂。
生产的是麒麟汽水,汽水是和日本麒麟食品合资生产的,瓶子和周转箱统统是日本原装的,那时候喝麒麟汽水的小孩现在都已经成家立业,脑海里仍然有对麒麟汽水的记忆:好喝,汽足。
甚至有人评价比现在的雪碧、芬达还好喝。
80年代的无锡过山车。
很多无锡人第一次坐上过山车、摩天轮不是在苏州乐园,而是在无锡自己的太湖乐园里。
86年,无锡和香港合资创办了江苏省第一家大型综合性游乐园:无锡太湖乐园。
乐园地处著名旅游胜地无锡梅园南面,背靠风光旖旎的太湖风景区,占地面积达12万平方米。
无锡太湖乐园一开业就以巨大的体量、新奇的理念、刺激的项目震撼全国旅游市场。
当时放眼全国,能和太湖乐园相提并论的,也就上海锦江乐园了。
80年代的梁溪河。
梁溪河又名梁清溪,是无锡最古老的自然河流,被誉为无锡人的母亲河,是沟通城区水系、京杭大运河、蠡湖和太湖的一条天然水体纽带。
当然现在的河早已经不复当年的模样了,两边已经是高楼林立。
80年代的无锡硕放机场。
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时候,无锡硕放机场还没有完全开辟民航,起降的都是军方的联航客机,它的第一条航线是无锡至北京航班,就是联航执飞的。
80年代的无锡八士桥庙会。
八士位于锡城东北,距城十余公里,境内河道纵横,北乡有名的水网地区。
西南旧有芙蓉山,山虽不高,但名胜古迹颇多,农历三月十八日庙会盛大。
八士桥以桥为界,分为东西两镇,解放前行政上分属无锡县天上市与天下市。
80年代的清名桥。
在无锡古桥中,清名桥应该是最有名了,它与所处的南长街运河两岸,是无锡古运河保留最完整的,也是京杭运河上最具代表和最能出彩的亮点。
再早一些的无锡留下的大多都是黑白老照片了外国人眼中的老无锡又是怎样呢?1915年美国人拍摄的绝美无锡今年9月份,无意中在美国的一个网站上看到了一组无比珍贵的无锡老照片,这些照片的拍摄者是Sara Bailey女士,1915年,她的丈夫Sailor先生在上海圣约翰大学担任化学教授。
在上海居住期间,Sara Bailey坐船沿着运河游览了苏州、无锡等地,期间拍摄了很多照片,经过详细比对,这些照片是第一次在网上出现,一个古老的1915年的无锡就此展现在了世人的眼前。
Sara Bailey Sailor夫人在坐着画舫沿着江南运河从苏州来到无锡。
每张照片背后都有打字机写下的说明。
无锡南门附近的桥,具体是哪一座,待考证。
运河边上的无锡孔庙,如今学前街大桥中学,河已填。
无锡南门外的桥。
无锡学前街上的嵇山阁老牌坊,已拆除。
无锡护城河,现解放南路。
南禅寺塔。
南禅寺塔及寺门。
无锡运河里的船只和岸边的米行。
无锡城中的住宅。
惠山金莲桥。
无锡城中的运河。
无锡城中的金银店。
远眺惠山。
通向惠山的城外运河。
从锡山远眺无锡城。
荒废的惠山龙光塔,建于明朝,7层8面的砖木结构。
民国后期已经改为混凝土结构。
首次见到的惠山龙光塔塔身内部。
惠山附近的贞节牌坊。
而另外一些黑白照片里竟然也保留了无锡的老味道聚丰园菜馆是无锡历史上最早的菜馆。
始创于1867年(清同治6年),是无锡船菜发源地,吴地名曲《无锡景》唱词唱道:“小小无锡城呀,盘古到如今,东南西北共有四城门。
北门城脚下呀,有个聚丰园,酒水搭呀搭船菜,大江南北呀有呀有名声,活炝虾呀只只呀满台那个满台飞,腐乳汁肉呀,炒呀炒蟹呀那个蟹黄油,吃得那客人们呀,个个都称心”。
老陆稿荐起源清同治年(1871年),陆步高夫妻在大洋桥堍开了一爿陆稿荐肉庄,生熟兼营。
该地段是锡城水陆交通枢纽,陆稿荐店虽小,生意十分红火。
陆稿荐在烧肉过程中选料和用佐料上不断探索改进、采用“文攻武煨”烧出来酱肉和酱排骨骨酥肉烂,入口即化,肥而不腻。
位于城中的无锡熟肉店现已不存,当年的产品从酱方到酱排骨,均供不应求。
崇安寺小吃。
根据历史记载,1935 年崇安寺的小吃品种已有八宝糖粥、挂粉汤团、冰屑红枣白果汤、海棠糕、牛肉线粉汤、荤素豆腐花、重油拖炉饼、小笼馒头、煎油豆腐干、大肉馄饨、手推馄饨、鳝丝面、烧卖、三鲜汤包、玉米饼、春卷等,摊担 29 个,抗战胜利以后又增加了梅花糕、萝卜丝饼、鸡子大饼、八宝饭、莲子羹、方糕、绿豆糕、千张包子、千层糕、湖州棕子、双酿团子等品种。
无锡拱北楼面馆创办于1863年无锡北门外,是后来移址崇安寺,抗战胜利后迁至市中心崇安寺。
该店主营肴面和小笼馒头,价廉而味美。
面汤用肉骨、鳝骨和鸡吊熬,并加甜汁,面浇头花色多。
面条粗细均匀,汤味醇鲜、软而不烂、滑爽不腻。
无锡大洋桥附近曾经是无锡老菜馆和面饭店最多的地方,很多老字号大都发源于此。
往期推送里还有更多的老照片这些老照片里的地方大多不可能重新走过但是现在的无锡更美、更辉煌你记忆里的无锡是什么样子?现在的它呢?因为照片年代较久图片注释可能有疏漏和错误欢迎大家指正说说你和无锡的故事声明: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通过私信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