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张海妮 彭斐 每经编辑:文多作为央企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航发)旗下间接控股单位,非晶合金材料行业的龙头企业青岛云路先进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云路)开启了IPO冲刺。
这家“手撕钢材”生产者的IPO申报已于4月中旬获受理,公司瞄准的是科创板。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非晶合金材料领域,青岛云路的市场份额为全球第一,但这个主力产品的销售金额却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
而相关生产线在2019年、2020年还存在阶段性停产。
此外,公司前高管的一番操作也让人难以常理度之。
青岛云路的员工持股平台持有公司5%的股份,在2021年3月前,公司曾经的副总经理郭刚持有该平台299.2万元的出资额。
虽然他在2019年底便已不再担任公司副总,但一直没有转让这些出资额。
而在公司提交申报材料前约一个月,公司曾经的副总经理郭刚却转让了这些份额——是的,偏偏选在了IPO申请获受理前,主动放弃了也许马上就能到嘴的“蛋糕”。
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于4月25日向青岛云路方面发送采访提纲,并确认对方已经收到相关邮件,但截至发稿,并未收到相关回复。
中国航发间接持股38%青岛云路的主要产品为非晶合金薄带及其制品非晶铁心。
产品主要用于配电领域,是非晶配电变压器的主要用材及核心部件。
据《齐鲁晚报》2018年2月25日的报道:青岛云路生产的非晶带材,薄如蝉翼,可以轻易被撕开,因此也被称为“手撕钢材”。
但同时,这种非晶带材又有着钢铁的硬度,因为厚度只有27微米,也就是头发丝直径的1/2,所以锋利如同刀刃,不小心就能割破手指。
2018年~2020年,公司非晶合金板块的销售收入分别为69558.21万元、62919.23万元和59956.18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94.65%、89.98%和84.04%。
青岛云路由青岛云路先进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路有限)整体变更设立而来,云路有限则成立于2015年12月21日,系由青岛云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路新能源)以非晶事业部为框架存续分立成立。
青岛云路官网信息显示,目前,公司非晶合金薄带的市场份额为全球第一,是非晶合金材料行业的龙头企业。
公司注册资本9000万元,资产总额逾7亿元。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