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南岸的浙江湖州,因湖而得名。
钱山漾为何被称为“世界丝绸之源”?湖笔为什么能成为文房之首?茶圣陆羽在湖州有哪些故事?原始瓷又是什么?这四种中华文明精粹为什么起源或重大发展都在湖州?今天下午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开幕的“湖州之远——丝笔茶瓷文化特展”将会给出答案。
作为湖州市博物馆2019年推出的原创主题特展,该展围绕“丝”“笔”“茶”“瓷”四大主题展开,精选展品近百件,包括考古出土的明代丝绸服饰、书法作品、历代珍贵茶具、原始瓷礼乐器等,揭示文物背后所承载的湖州人文底蕴和匠心精神。
辑里湖丝唐 衡山窑茶碾明 宣德青花菱口缠枝花卉盘赵孟頫书画作品往往题上“吴兴赵子昂”的款识。
按当时行政区划,吴兴一郡,下辖归安、乌程、比兴、安吉、孝丰、武康、德清,因而以“吴兴”自称,是指郡望,以“湖州”自许,只指乡贯。
赵孟頫此番展出湖州博物馆藏的唯一据称为赵孟頫书法作品的《归去来辞》行书卷。
☆ 请把手机横过来,向↑滑动阅览据传是赵孟頫所书的《归去来辞》赵孟頫以宋宗室身份出仕蒙元的三十余年中,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辞官回乡的渴望。
故而他反复书写《归去来辞》或画《陶渊明像》,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归隐情结。
到了近现代,海派艺术领军人物吴昌硕是湖州安吉人,书画家王一亭也是湖州吴兴人,他们都在湖州留下活动轨迹。
吴昌硕(右)和王一亭此番展出的有吴昌硕《行书诗作手卷》、王一亭《山水人物扇页》等书画作品。
清 王一亭《山水人物扇页》(上)清 胡公寿《竹石扇页》(下)吴昌硕曾为同乡王一亭刻了一方著名的印章“人生只合驻湖州”,此印现收藏于钱君匋纪念馆,印章印文将在此次展览中展出。
吴昌硕所刻的“人生只合驻湖州”印章据湖州市博物馆陈列部主任刘小清介绍,湖州市博物馆馆藏中书画占大头,其馆藏共计1万多件,书画作品有3000多件,主要以明清时期画家为主。
慎微之考古日记书画自然与“笔”分不开,湖州的湖笔文化,尽人皆知。
据刘小清介绍,湖笔制笔约始于秦代,相传秦朝大将蒙恬在湖州南浔善琏改良制笔技艺,并将制作方法教授给当地百姓,因此湖州制笔技术一直以来以善琏最优,善琏笔工奉蒙恬为鼻祖,每年还举办“蒙恬会”,千百年来延续至今。
到了元代,湖笔正式取代宣笔成为文房四宝之首。
湖笔和吴昌硕的《行书诗作手卷》湖州还留下了茶圣陆羽与茶痴僧人皎然因茶结缘、彼此相惜的故事。
展览展出的湖州出土的东汉青瓷罍,其肩部刻划有一个隶书“茶”字,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刻有“茶”字的储茶瓮,为湖州乃至中国茶文化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实物佐证。
东汉 四系印纹“茶”字青瓷罍刻有的“茶”字明朝时期是我国丝织业蓬勃发展的时期,明万历《湖州府志》序:“湖州蚕丝被天下”,可见湖丝在当时的地位非同一般。
此次展出的女子服饰为花卉昆虫纹缎交领大袖衫、长安竹杂宝纹绸女裙、松竹梅缎面绣花底女鞋另有缝制素缎袜一双。
明 花卉昆虫纹缎交领大袖衫明 长安竹杂宝纹绸女裙明 松竹梅缎面绣花底女鞋明 素缎袜追随“一带一路”倡议,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来自江南湖州的人文、物产、文明物语将在上海向世界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动人故事。
此次为配合展览将开展湖笔、辑里湖丝手工制作等湖州特色非遗活态展演、文旅文创产品展示和专家讲座等系列活动。
展览将展至7月12日。
新演艺工作室作者:徐佳和编辑:小开图片:©湖州之远——丝笔茶瓷文化特展,部分源自网络本工作室由新民晚报文化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