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战争年代,肖锋叱咤风云、戎马倥偬。
晚年,他又奋笔直书,留下了1100多万字的书稿。
从乞丐,放牛娃,小裁缝到开国少将,肖锋这一路走来,历尽磨难,九死一生。
与之相伴的两位英雄女同志,也同样有着传奇的经历……1940年秋的一天中午,晋察冀边区县委宣传部办公室,被誉为“女秀才”的宣传干事贡喜瑞,正忙着办抗日宣传栏。
这时,县长领着一位年轻英俊的八路军军官来了。
待了一会儿后,县长就领着人出去了。
又过了一会儿,县长高兴地回来了。
他告诉贡喜瑞,肖政委看上她了。
贡喜瑞很惊讶,她万万没想到,这竟然是县长为她和肖政委安排的一次相亲活动。
县长刚才都没介绍对方情况,只是问了贡喜瑞的一些工作情况。
此时才从县长的话中,贡喜瑞获知,那位年轻英俊的军官,便是赫赫有名的晋察冀四分区三团政委肖锋。
在这之前,贡喜瑞听过一些关于肖政委的传说。
肖锋很小就当了红军,12岁的时候担任游击队小队长。
说起来,自从他亲手用大刀砍了无恶不作的区公所长后,日寇和汉奸对他是闻风丧胆。
故此,他也有“肖二爷”的别称。
虽说相亲这事儿太过仓促,但是,贡喜瑞是发自内心地仰慕这位了不起的英雄。
接下来,经过不到3年的相处,两人最终于1943年元旦在平山县北雁村的一间草房举行了婚礼。
值得一提的是,结婚的那天上午,新郎还在率部队与日寇厮杀。
等到他回来时,已经是夕阳落了山。
肖锋从战场上带回来了一些缴获的物资——几包香烟和罐头,这也为这场朴素的婚礼增添了不少光彩。
待祝贺的人们退去后,洞房里,新娘羞答答地坐在床前等着新郎来答话。
谁知,新郎却坐在桌前的油灯下,抱着本子在专心致志地写着什么。
新娘很困惑,因为她知道肖锋一天学都没上过。
可为何今晚要充当“书生”呢?她不好开口问,等着等着就更困了。
迷糊中,她隐约地听到了新郎在哭。
贡喜瑞马上起身,她走到肖锋前问:“你是不是不爱我?要不怎么能在花烛之夜哭呢?”肖锋抹去眼泪,说他是爱着贡喜瑞的。
接着,肖锋说:“我忘了告诉你,十几年来我有个写日记的习惯。
今天看到你,使我想起了曼玉……”肖锋说的曼玉是他的前妻,从他记录的一个关于他与曼玉故事的日记本上,贡喜瑞了解到一段极为感人的爱情故事。
她读着读着,不觉地落泪了,那不是妒忌,而是敬佩和感动。
肖锋原名叫“肖忠谓”。
9岁时他曾在一家裁缝店做学徒,肖曼玉的家就住在裁缝店不远。
俩人从小就相识。
肖曼玉放学后,常去找肖锋玩耍。
她教他识字、读古诗,还把自己的书本、笔等送给他;他则偷偷地帮着她裁剪、缝制衣服。
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的熊熊火焰,烧到了这对青梅竹马的老家。
这天,肖曼玉急忙找到肖锋,问他怕不怕死?敢不敢与她一起参加泰和秋收暴动?肖锋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回答,不怕,他还说跟着舅舅学过舞马刀呢!不久,这对小青年带着他们动员的42名肖家兄妹,扛起红旗,参加了农民武装暴动。
紧接着,当地成立了游击队,刚满12岁的肖锋担任了小队长,肖曼玉则当上了文书。
1928年4月底的一天,肖锋接到任务,让他率队配合主力部队攻打敌人固守的一个县城。
当东大门被土炮打开一个缺口后,肖锋马上带队冲了进去。
可还没等反应过来,他们便被敌人分割包围了起来。
于是,肖锋下令全员拔刀与敌人拼杀。
寡不敌众,肖锋在作战中右腿负了伤。
就在这危急关头,肖锋突然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忠谓哥不要怕,我来了!”原来是肖曼玉率队支援他了。
两个月后的一天,已经升任为游击队副大队长的肖锋,率队配合主力去攻打黄土坳。
激战过后,肖锋整合部队准备撤离战场时,却发现肖曼玉不见了。
肖锋很焦急,立即与队员们一起找人。
跑出半里多地后,他看到肖曼玉正和两个敌兵搏斗。
敌人打算把她按在水中溺死,肖曼玉则在拼命挣扎,牢牢地抓着一个敌兵。
幸好,肖锋来得及时,不但救下了肖曼玉,还俘虏了两名敌兵。
在战火中,肖锋与肖曼玉逐步成长为坚强的革命战士。
1930年3月,他们一起入了党。
2年后,经过组织批准,两人结为了夫妻。
婚后不久,组织上就决定让两人一起去瑞金的列宁团校学习。
那时候的瑞金,就像现在的北京一样,吸引着无数青年。
听说去瑞金,小两口都很开心。
团校学员绝大多数没念过书,学校要求肖锋每天要识得10到20个生字。
肖曼玉则给他加大力度,每天要他“消灭”30个生字,并且天天要坚持写日记。
也就是从那时起,肖锋开始笔耕不断。
5个月的学习生活很快就结束了。
正当他们高高兴兴地打包回去时,团领导突然通知要肖锋留下继续参加党校学习,而肖曼玉则要调回。
分别的那天,肖曼玉很伤感地说:“忠谓哥,等你学习完,无论分到哪里去,都要首先去看看我……我已经怀孕了。
”听到这个消息,肖锋如同天降惊雷,说:“你为什么不早告诉我?你在这里等着,我回去向组织汇报,跟你一块走!”肖曼玉停下了抽泣声,一把拉住肖锋,说,不早说就是担心这个。
没曾想,这一别竟是他与曼玉最后的诀别!再次听到曼玉的消息,她已经不在人世了!贡喜瑞合上日记后,哭着扑到了肖锋的怀里。
她说:“请你把我认作曼玉吧,尽管我没曼玉姐姐那样好,但我会像曼玉姐姐那样去做的。
”1943年,日寇对晋察冀先后发动了几次残忍的大“扫荡”。
这对新婚夫妻被分在了不同战场。
贡喜瑞日夜奔忙转移群众,做宣传工作,肖锋则率队与日寇周旋、拼杀。
那段日子,两人别说见面,就是彼此的消息都很难打听到。
这天,贡喜瑞从四分区保卫科张科长那里听说,肖锋最近的身体很不好,经常吐血。
她心里着急,迫不及待地连夜跟着张科长去了肖锋部队的驻地。
到了地方后,肖锋不在。
等他拖着满身血迹的疲惫身体回来后,见到妻子,说:“哎呀,谁领你到这里来的?”贡喜瑞看着像变了一个人的肖锋,很是心疼。
当问及他的病情时,肖锋却打马虎眼,说只是瘦了点,等粉碎日寇的大“扫荡”,稍微一休息,就会胖起来的。
可当贡喜瑞继续问“吐血是怎么回事?”时,被肖锋打断了。
他只是简单地表示,不论怎样,现在处于关键时刻,他是绝不会离开反“扫荡”的战场。
与此同时,他希望妻子能理解他,替他保密。
贡喜瑞含着泪点头答应了。
1944年4月,肖锋去北方局党校学习时,病情进一步恶化。
聂荣臻司令员得知后,命他去延安养病。
同年9月,肖锋带着已怀孕4个多月的贡喜瑞,准备启程去延安。
临行前两天,军区代司令员程子华找他谈话。
程子华告诉他,去延安的路上,有个任务,就是协助张荣同志将我区送往延安补充教二旅的850名新兵带过去。
这项任务很艰难,一来是这些新兵没有经过训练,手里没有枪,每人只有3颗手榴弹。
二来是,这一路要穿越日寇160里的封锁线,跋涉2500多里的山路。
更为要命的是,出发前,张荣同志临时有事,暂时不能一起走了。
就这样,肖锋成了带队的主要领导了。
贡喜瑞是担心的,肖锋的身体不好,新兵又打不了仗。
肖锋则风趣地说,日寇要是知道是他“肖二爷”带队,会乖乖让路的。
果然,路上遇到了难题。
日寇的情报工作也很厉害,肖锋率队刚进入封锁线,敌人就集中兵力向他们包围过来。
紧急关头,贡喜瑞想到了一个好方法。
趁着敌人尚未完全摸清部队的行动路线时,可派出一支小分队作诱饵,把敌人引开。
这样,有利于新兵突围。
那么,由谁领导呢?肖锋决定亲自带队,他表示:“只有我最合适。
”可是,贡喜瑞提出这个想法前,就想好要自己带队了。
回去后,她就收拾东西,并问肖锋:“小分队的人员给我选好了吗?”肖锋看着肚子凸起的妻子,又想起了曼玉的牺牲,他禁不住大声嚷道:“不,决不能让你去!”贡喜瑞冷静地对肖锋说,日寇还没有打出中国,他的担子要更重些。
两人都应该以革命利益为重!现在重要的是把800多名新兵带过安全线,丝毫不能凭个人感情用事。
况且,组织交给贡喜瑞的任务就是护送肖锋到延安养病。
那一刻,肖锋的泪水止不住地流。
最终他下了决定,让贡喜瑞带小分队完成诱敌任务。
但他要求贡喜瑞和小分队的人,要平安、活着回来。
小分队被敌人发现,并向他们包围过来。
贡喜瑞见敌人上钩后,就牵着敌人的鼻子绕大山。
到了白佛堂大山后,敌人放火烧山,贡喜瑞则带着小分队从后山险道脱险。
在冲杀中,有3名同志光荣牺牲了。
另一边,肖锋心急如焚,连续等了3天了,还没有贡喜瑞和小分队的消息。
此时的他,又吐血了。
有人说:“不能再等了,要是喜瑞和小分队的同志们还活着的话,也该追上来了。
”有人说,临行前,要不给他们搞个追悼会。
肖锋忍住悲痛,同意搞追悼会。
晚上,肖锋在油灯下,一边哭,一边给贡喜瑞和其他同志写起祭文来。
一夜未眠,第二天他突然听到敲门声。
开门一看,是浑身沾满血泥的贡喜瑞。
两人简单交代了部队的情况后,深深地拥抱在了一起。
到了延安后,两人的女儿小南溪在延安中央医院的窑洞里诞生了。
休养了一段日子后,肖锋的身体有了好转,他决定去战事吃紧的山东战场。
1945年6月22日,他们一家三口,另外带了4个随员,七个人从延安出发了。
8月中旬,他们到了山西的底子村,听到消息说,日寇宣布投降了。
那天,全员都欢呼庆祝。
8月30日,他们经过2个月零9天的长途跋涉,终于抵达了山东渤海军区一分区驻地。
还没等他们找组织,就被民兵给“袭击”了。
原来这一路上,为了穿越敌人的封锁线,他们化装成了日本军官。
虽说他们有介绍信,但是民兵还是很警惕的。
这种情况下,肖锋便提出,可以把他妻女当作“人质”,派人将其送到山东军区前线指挥部肖华主任那里。
见到肖华后,当面任命其到六旅当旅长兼渤海区二分区司令员。
肖锋当即走马上任,率领六旅与伪军展开大战。
一个月过去了,肖锋才回去“解救”妻女了。
贡喜瑞嘴上埋怨了几句,但她知晓丈夫就是这样的性格,一打起仗来,就什么都忘了。
新中国诞生后,肖锋的情绪很不稳定。
贡喜瑞知道他,大概是怀念曼玉了。
肖锋很感慨地表示,他是怀念所有的先烈,要是他们都能看到今天该多好了!贡喜瑞提出,要去肖锋的老家看看,并寻找一下曼玉娘俩的遗骨。
到了家乡后,他们拜见了乡亲,并给几位被国民党残害的老人扫了墓。
但当贡喜瑞去查曼玉的遗骨时,她失望了,跑了几天,都没有任何收获。
这次回乡,似乎解开了肖锋的心结,他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往后的日子,他们夫妻携手前进,不离不弃,即便是那个特殊年代,两人的感情都维持的很好。
1979年,肖锋辞去了北京部队装甲兵副司令员的职务,退居二线。
之后,肖锋就开始了奋笔疾书。
据称,肖锋少将是迄今世界史上写日记持续时间最长的人之一。
他写的《长征日记》发表后,在国内引起了轰动。
晚年,他创作了不少知名作品。
当然,在他写作的同时,有位朴素、细心的女士在身边陪伴着他。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