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欢迎您来到装修百科!
关注我们
我要装修

河南首富乔金岭:从瓦工起家,15年赚15亿,57岁在家中去世

发布:2024-07-01 浏览:31

核心提示: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乔金岭出生于河南长葛市的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家境贫寒。他的父亲因染重疾早年去世,母亲为了给父亲治病,向亲朋好友处处求助,可终于还是无力回天。父亲离世后,乔金岭全家的重担便落在了母亲一人身上。虽然年纪尚小,但乔金岭却从父亲临终前的呻吟声中,从母亲和祖父母苦苦哀求的场景中,深深体会到了金钱在这个世界上的重要性。母亲终究还是扛不住家中的重压,离开了家。从那时起,乔金岭只能和年迈的祖父母相依为命。他的祖母承受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乔金岭出生于河南长葛市的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家境贫寒。
他的父亲因染重疾早年去世,母亲为了给父亲治病,向亲朋好友处处求助,可终于还是无力回天。
父亲离世后,乔金岭全家的重担便落在了母亲一人身上。
虽然年纪尚小,但乔金岭却从父亲临终前的呻吟声中,从母亲和祖父母苦苦哀求的场景中,深深体会到了金钱在这个世界上的重要性。
母亲终究还是扛不住家中的重压,离开了家。
从那时起,乔金岭只能和年迈的祖父母相依为命。
他的祖母承受了丧子之痛和儿媳离家的双重打击,整日孤独凄凉,时常独自坐在村口的桥上,凝视着远方辽阔的麦田,眼神黯然失神。
直到有一天,乔金岭放学回家,祖父急忙将他带往亲戚家暂住,当时年幼的他还未完全理解发生了什么。
很久之后他才知道,敬爱的祖母因无法承受生活的重压,选择了投河自尽的决绝之路永远地离开了他们。
父母和祖母的相继离世,给年幼的乔金岭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创伤。
在他的心中,所有的不幸和磨难都源自于贫穷。
从那时起,他暗下决心要用自己的双手改变命运,摆脱贫困,追求财富和幸福生活。
亲人相继离世后,乔金岭和年迈的祖父相依为命。
为了减轻祖父的负担,他在小学毕业后就毅然决然地辍学外出打工。
最初,乔金岭只能靠体力在工厂里从事一些简单的辅助工作,收入微薄,生活困顿。
但他领悟力极强,很快就超越了许多前辈,成为了建筑队伍中的佼佼者,被提拔为包工头,薪资待遇大为改观。
尽管如此,乔金岭深知建筑行业的不稳定性。
一旦没有新的工程订单,整个队伍都将陷入失业和贫困的困境。
他必须要另辟蹊径,寻找新的发展道路。
经过深入的市场调研,乔金岭发现国内石棉瓦市场前景广阔,却缺少生产厂家。
他霍然做出了一个颇为冒险的决定——利用仅有的3000元借款,租赁了一些农田和闲置房屋,亲自设计图纸,召集建筑队伍的老伙伴们,开始改造建设一家化工厂。
创业初期,条件十分艰苦。
资金短缺、场地狭小、缺乏专业人才和先进设备,这一切都为乔金岭添上了重重阻碍。
但他咬牙坚持,没有半点退缩。
很快,乔金岭便引进了塑料编织袋这个新项目,扩大了厂区的生产规模。
在他的运作之下,这家原本简陋的小作坊迅速发展壮大,形成了石棉瓦、拉丝、织布和机修四个部门,并新建了员工宿舍和食堂,总面积高达2100多平方米。
然而,就在事业初见曙光之际,当地企业管理局却以"不符合当时政策"为由,迫使乔金岭不得不离开自己亲手创办的工厂。
他再一次陷入了人生的低谷,百感交集,但他从未想过就此放弃。
被迫离开自己亲手创办的工厂,对乔金岭来说无疑是一记重创。
但他从未想过就此放弃,内心依旧熊熊燃烧着创业的理想之火。
乔金岭重新奔走于市场,孜孜不倦地寻找新的商机。
经过大量调研和深思熟虑,他惊喜地发现金刚石这一新兴行业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于是,乔金岭毅然决然地进行了职业转型,1985年创立了"黄河磨具厂",引进国外先进的金刚石生产技术。
刚刚起步,黄河磨具厂的规模自然十分局限,员工人数寥寥无几。
与乔金岭曾经创办的上一家工厂相比,这家新厂的条件显然更加困难- 资金短缺、缺乏专业技术人才、设备精度不足等等问题愈发突出。
但乔金岭并未气馁,他深知创业路漫漫,难免遭遇重重阻碍。
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新工厂的发展中,精心谋划运作,终于使黄河磨具厂渐渐壮大起来,品牌知名度也在当地逐步打响。
正值当时国家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鼓励"下海经商"的热潮。
乔金岭抓住了这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发挥自身过人的智慧和毅力,凭借出色的经营管理,成功将黄河磨具厂打造成了全球第三大金刚石制品企业,仅次于美国通用电气和英国戴比尔斯公司,一举成为行业翘楚。
乔金岭先生的巨大成功立即引起了全国人民的瞩目。
这位出身寒微、经历坎坷的企业家,如何在短短数年间就创造出如此骄人的业绩?人们无不感叹他的智慧和决心,对他表示衷心钦佩。
创办"黄河磨具厂"后,乔金岭并未止步于此,他的目光始终放眼更远大的发展前景。
当时恰逢国家鼓励民营企业"下海经商"的政策东风,乔金岭眼光独到,抓住了这难得的发展良机。
他积极扩大黄河磨具厂的业务版图,在上海等地设立子公司,将企业的触角伸向了更广阔的市场。
通过不懈的努力,1998年,黄河磨具厂终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乔金岭慎重地将公司命名为"黄河旋风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后,乔金岭统一将所有产品整合为"旋风"品牌,并着手将其推向了全球市场。
作为优质金刚石制品,凭借出众的质量和性能,"旋风"品牌很快就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极高的赞誉和欢迎。
短短数年间,"旋风"品牌的金刚石产品就已畅销于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形成了包括7大类别、18个系列、149个品种及267个规格的丰富产品线,可谓是应有尽有。
伴随着黄河集团的腾飞壮大,乔金岭个人的财富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从1985年创立黄河磨具厂,到2000年的短短15年时间里,他的总资产就已经飙升至惊人的15亿人民币。
2002年,乔金岭以1.2亿美元的个人净资产高居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排行榜第58位,被誉为"河南首富"。
这个曾经寒门出身、经历过人生坎坷的农村青年,现在已经成为了举世瞩目的亿万富翁。
站在黄河集团这个由自己亲手缔造的商业帝国之巅,回望当年那些简陋的作坊和厂房,乔金岭的内心无疑自豪无比。
看似风光无限的乔金岭,在事业达到人生巅峰之际,一桩旧账却给他的人生蒙上了阴影。
据传,早在1986年,乔金岭曾与另外3位合伙人在海南进行过一笔房地产投资,但由于决策失误,导致1亿元的贷款全部打了水漂。
起初,公司仅由乔金岭一人事业有成,他的3位合伙人均已破产。
然而法院最终判决,巨额亏损由4人共同承担。
对于乔金岭来说,这简直是晴天霹雳。
1亿元的债务,对于他的黄河集团无疑将是一记重创。
而更为糟糕的是,在此事发生之初,乔金岭竟然对此全然不知。
一旦乔金岭选择了偿还债务,必将严重影响到整个集团的正常运转。
可是法院的判决也已无可更改,乔金岭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
当地居民们形容,乔金岭为人正直善良,一贯坚守着"宁可饿死,不做亏心事"的古训。
也许正是出于这份高尚品德,在无计可施之际,他选择了最为极端的解决方式 - 自尽了结生命。
2003年,这位曾经的河南首富在家中突发脑溢血,当被发现时已经没有了生命迹象。
噩耗犹如晴天霹雳,狠狠地震撼了整个商界和社会各界。
乔金岭的离世,给整个黄河集团蒙上了一层阴霾。
这位开拓进取、运筹帷幄的杰出企业家,曾用智慧和毅力一手缔造了光辉灿烂的商业帝国。
然而就在事业达到巅峰之际,因一笔旧债被逼无奈选择了极端的出路,终年仅57岁,人生遗憾和不甘犹存。

  • 收藏

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上一篇:合成树脂瓦应用在农场屋面上的好处,比彩钢瓦、石棉瓦更加耐用 下一篇:[太原沐林装饰]新房装修预算不足怎么办?装修如何省钱呢?(太原沐林装饰)

一键免费领取报价清单 专享六大服务礼包

装修全程保障

免费户型设计+免费装修报价

已有312290人领取

关键字: 装修设计 装修公司 别墅装修设计

发布招标得免费设计

申请装修立省30%

更多装修专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