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GDP已经进入特大城市里的前第四名了,仅次于上海、北京和深圳,发展非常快。
这里排的一个名次,是以2022年重庆的GDP分区的一个排名,仅作参考。
第五名:潼南区潼南区是一个藏在重庆市西北部的瑰宝,是一块红色的土地,面积1583平方公里,辖3个街道20个镇。
涪江、琼江如两条玉带横贯其中。
与合川区、铜梁区为邻,南接大足区,西连四川的安岳县、北与蓬溪县、武胜县相邻,如一片广阔的翡翠之地。
常住人口68.81万人,像一簇热闹的人间烟火,更显生机勃勃。
潼南因地处潼川府之南而得名,人口103万。
地处重庆和成都之间,地质构造如平缓褶皱的宁静海洋,成渝经济区中心地带、成渝城市群核心板块,40分钟可到重庆,1个小时到成都,是重庆向西开放的重要通道,也是成渝重要的交通枢纽。
2022年GDP为558.51亿元,经济增速3.0%,在重庆区县综合排22位,排在区级行政区划倒数第五位。
特色旅游是潼南的重要的支柱产业,是全国十佳生态休闲旅游城市、重庆十大乡村旅游目的地,拥有30万亩“中国最美花海”崇龛陈抟故里景区的醉人花香。
潼南的生态优良,风光如诗如画,水源清洁,植被丰茂,是成渝两地休闲的天然大氧吧。
有世界第一室内饰金大佛的壮丽景观、“全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镇”双江古镇的历史厚重、西南最长人工运河的古韵、西南地区保存最完好的清代民居建筑群的独特风貌。
农业是潼南的另一大支柱产业,是重庆和成都的菜篮子,是西部绿色菜都、国际柠檬之都、中国油菜之乡、生态小龙虾之乡。
潼南区的名字在阳光下闪耀,故事在风中流传。
美丽和富饶,让人们充满了对潼南的向往和期待。
第四名:南川区地处大娄山脉西北侧的重庆市南部边缘的南川区,东接武隆区和贵州省道真县,南界贵州省正安县、桐梓县,西邻巴南区、綦江区,北靠涪陵区。
拥有2602平方公里的广阔地域,是东向、南向出渝大通道的重要节点,距离重庆解放碑仅88公里。
“五高两铁”紧密相连,渝湘高铁的开通使得南川区与中心城区的通达时间缩短至半小时。
南川区是全市唯一的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的所在地,成功引进43家药企。
南川区的氧化铝年产能达到160万吨,并积极发展铝精深加工产业。
2022年GDP为421.42亿元,经济增速3.4%,在重庆区县综合排名26位倒数13名,排在区级行政区划倒数第四位。
南川80%左右的区域海拔在8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16.6℃,空气质量优良,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作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创建区,南川区拥有众多国家级、世界级的文旅资源。
金佛山获“天下第一桌山”、“地球生物基因库”、“中华药库”、“南国雪原”等众多美誉。
第三名:大渡口区大渡口区位于重庆市中心城区西南部,是重庆都市区之一,傲然地矗立在长江西北岸,占地102.83平方公里,与巴南区花溪镇、鱼洞镇、江津区珞璜镇隔江相望,与九龙坡区的九龙、中梁山、铜罐驿、陶家、石板、华岩镇紧密相邻。
身姿绰约不失端庄典雅。
大渡口区交通网络如蜘蛛网般密集,有6个火车站、7条铁路专线,仿佛一位优雅的舞者,在舞台上轻盈地舞动。
这里有成渝、川黔、襄渝3条铁路干线交汇,就如同动脉一般,为这座城市输送着生命的活力。
城市快速干道西城大道和轻轨二号线纵贯全境,轨道交通5号线至跳磴段和正在建设的大滨路九滨路连接道、轨道交通18号线,更是将大渡口的未来描绘得更加美好。
大渡口区的历史并不是很长,原名北渡口,因这里在清光绪二十五年有巴县长江北岸马桑溪设义渡过江人众,是一处渡江码头,被人成为大渡口。
重庆市人民政府为服务重钢,于1965年设立面积仅为7.46k㎡的大渡口区,1995年重庆市区划调整,大渡口辖区面积才增至102.82k㎡。
现有43.56万常驻人口,29.14万户籍人口,2022年GDP为338.89亿元,经济增速3.2%,在重庆区县综合排名30位倒数第九,排在区级行政区划倒数第三位。
水运条件得天独厚,长江岸线34公里有6个水运码头,桥梁众多,有马桑溪长江大桥、鱼洞长江大桥、白居寺长江大桥、新白沙沱长江大桥等大桥,就如同大渡口区的绿色项链,装点着这座城市的美丽。
有华生园梦幻城堡、南海温泉风情园等旅游景区4个。
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大渡口区以其独特的魅力,诠释着这座城市的繁华与安宁。
它是重庆城市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人们心中的一片净土。
第二名:黔江区黔江区,这片总面积2402平方公里的土地,犹如一颗璀璨的翡翠玉梭,镶嵌在武陵山脉的西翼。
其东北、西北方向与湖北咸丰县和利川市相邻,南面和酉阳县接壤,西面紧贴彭水县。
黔江区距离重庆市主城区250公里,颇有些遗世独立之感。
黔江位于武陵山区腹地和重庆市东南部中心,被定位为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之一和渝东南区域中心城市。
这片土地下辖30个乡镇街道,户籍人口达到55.6万。
城市建成区面积27.6平方公里,城市人口28万。
册山河和城北河在城西沙坝交汇注入黔江河,如一道天然的分界线,将主城区划分为东、南、西三个片区。
黔江区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宝地,土家族和苗族是这里的两大主体少数民族,他们和回族、蒙古族、藏族等其他24个少数民族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谱写着民族团结的和谐乐章。
2022年黔江区GDP为281.67亿元,经济增速3.2%,在重庆区县综合排名32位倒数第七,排在区级行政区划倒数第二位。
黔江区被称为峡谷城市,生态美地。
这里位于北纬30度,拥有横跨7个地质年代、城峡相拥10公里、垂直落差500米的城市大峡谷。
这里的气候适宜,夏季并不炎热,冬季也不算严寒。
阿蓬江国家湿地公园如画一般美丽,让人流连忘返。
此外,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也在这里得到了快速发展,黔江区因此成为了全国森林康养基地。
第一名:武隆区武隆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始建于唐朝武德二年(公元619年),至今已有1402年的历史。
原隶属川东区涪陵专区行政专员公署,1997年改隶属重庆市直管县,2016年国务院批复同意武隆撤县设区。
如今,武隆已经成为重庆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武隆坐落在重庆市东南部,占地2901平方公里,人口41万。
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汉族、苗族、土家族、仡佬族等13个民族,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和丰富性。
武隆区2022年GDP为265.94亿元,经济增速2.5%,在重庆区县综合排名33位倒数第六,排在区级行政区划倒数第一位。
武隆是一个生态宝地,农业和旅游业是主要经济支柱,风景绝佳,资源丰富。
她拥有全国罕见的四块金字招牌:“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在这片生态优良的土地上,你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和瑰丽。
武隆位于乌江下游,武陵山和大娄山峡谷地带。
这里的地貌独特,景色壮丽。
境内有被誉为"世界自然遗产"的喀斯特芙蓉洞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天生三桥。
当你置身于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仿佛在浏览一幅大自然的画卷。
结语:说是重庆最穷的区,其实也只是这样说说而已,没有轻视和歧视的意思,只是相对重庆市经济大区上千亿的GDP而言。
倒数第五、第四的潼南区和南川区,他们的GDP一个已经超过了五百亿一个接近了五百亿,都是很不错的啦。
只是在重庆市的区里面排名有些靠后而已,并不是真的很穷。
重庆的经济发展数据已经跻身一线大城市排名前四了,正在飞速发展着,相信重庆人一定会越来越幸福,生活也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