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乾隆年间邓州知州蒋光祖所纂《邓州志》,今译注为简体。
本章节为《邓州志》卷之二十三,艺文下。
内容较多,分段推送。
有些文章属名篇,有史料佐载,有些文章虽不出名,仅存于本版乾隆《邓州志》,但物以稀为贵,更值得研读:从皇权到布衣各层次的文学表达去研究古代文艺体制格式,也可以根据文章内容了解当时的人物、历史、风土人情,或者仅作吟读消遣之用。
乾隆《邓州志》收录之诗词,或为先前邓州人所写,或诗词内容与邓州相关。
题吏目署竹轩姚之琅新斋结构罢,移竹渐森森。
窗欲添朝色,樽宜度晚阴。
此君无俗韵,雏凤有清音。
(君兼于此课子)衙散闲敲句,羲皇自可寻。
姚之琅——字梧轩,湖北黄陂人,举人,候选知县。
乾隆《邓州志》编辑。
乾隆二十年(1755年),知州蒋光祖,以康熙志“务在搜罗,未遑精,遂聘姚之琅任纂修,博稽史传,订为补缺,又续记六十年事,刊印成书。
雏凤——指凤的幼鸟,比喻有才干的子弟或年青人。
敲句——qiāo jù ,是指推敲诗句。
羲皇——xī huáng,神话中人类的始祖。
书李文定公传(文定公事,旧志讳不言。
传者渐讹失真。
余读敕修明史,如杨廷麟、何腾蛟、瞿式耜,皆有特传,蒋公今日表章,正合其义,因成一律)姚之琅邓州贤刺史,立意发幽光。
闻见辞多异,搜罗我应详。
圣朝褒节义,信史表微茫。
细读何瞿传,如公正雁行。
杨廷麟——(1596—1646年),明末抗清民族英雄,江西临江府清江县人。
字伯祥,一字机部,晚年自号兼山,意在效法文天祥(号文山)、谢枋得(号叠山)这两山气节。
崇祯进士,南都陷,隆武帝加兵部尚书,攻复吉安,旋失,退保赣州,清兵陷城,投水殉国,有《兼山集》10卷、《杨忠节公遗集》8卷传世。
何腾蛟——(1592年—1649年),字云从,贵州黎平府(今贵州黎平)人。
南明重臣,1645年任湖广总督,与李自成旧部农民军的合作,共同抵御清军。
1647年清军攻陷湖南,他退至广西,守全州,击退了清军。
1648年反攻,收复湖南大部。
后在湘潭兵败被俘,遇害于长沙。
有《明中湘王何腾蛟集》一卷。
瞿式耜——(1590年-1650年),字起田,号稼轩、耘野,又号伯略,汉族,南直隶苏州府常熟县人,明末诗人、官员、民族英雄。
李文定公——李永茂,字孝源,号约生,今邓州市城郊乡大李宅人。
生而倜傥伟异,读书日积一寸。
明天启七年(1627年)中河南乡试解元,崇祯十年(1637年)举进士,授大名府浚县知县。
因政绩卓著,崇祯帝特御书“洁己效忠”匾额,褒奖他为“豫南国士无双,河北循良第一”。
他为了免除家乡额外的赋税徭役,代拟了奏章,经帝批准把邓州原来的三十七里据实改为十二里,此举造福故里百余年。
信史——xìn shǐ,意思是较为详实可信的史书。
也指纪事真实可信、无所讳饰的史籍。
有文字记载,或有实物印证的历史。
相对于世界其他地方,中国在商代较早进入信史时代。
雁行——飞雁的行列,同列;同等,原指排列飞行的雁的行列 借指兄弟。
癸酉夏杪迄秋祷雨拈求字口号二首蒋光祖挥汗火云下,炎蒸未觉秋。
悯兹六月雨,添此一心愁。
(六月末未得透雨)湍水流将缩,汤山泽未优。
西成急待命,何以慰予求。
祈祀情何切,精诚愧未周。
多方祈帝泽,毕力为民谋。
优渥靳维夏,霑濡冀及秋。
齐心勤旦晚,共矢此勤求。
优渥—— yōu wò ,本义:雨水充足。
语本《诗•小雅•信南山》:“益之以霡霖,既优既渥。
”后代指优厚的待遇。
霑濡——zhān rú,沾湿。
浸渍;湿润。
谓蒙受恩泽、教化。
七月下旬得雨次前䪨二首蒋光祖忽得甘霖沛,犹欣傍孟秋。
正如逢旧雨,遂获解新愁。
履亩亲方渥,採风泳既优。
昊天有丰泽,几见靳祈求。
脉脉如麻下,淋漓四野周。
剧凭云雨望,耑为稻粱谋。
谁谓伤无稼,仍云庆有秋。
西郊群祷处,不负此勤求。
(予倣虞邑遵古制设五方龙神,竭诚求之而应)耑——有两种读音:zhuān、duān,即《说文解字》:“耑,物初生之题也。
上象生形,下象其根也”。
上象生形下象其根物初生之题是耑之范式。
duān音本义同“端”,又用作姓。
zhuān音义同“专”。
随巡宪张大参查边境住孟家楼蒋光祖巡边随大吏,副乘即偕游。
荆豫西南界,阴晴信宿留。
(孟家楼与光化接壤,在州西南境)(时忽晴忽阴)嚣声野外远,尘迹梦中浮。
更喜尨无吠,丰年乐有秋。
尨——[ méng ]〔~茸〕蓬乱的样子,如“狐裘~茸。
”[ máng ]1.多毛的狗。
2.杂色:“衣之~服。
”[ lóng ]古同“龙”。
[ páng ]1.古通“庞”,高大:“虎见之,~然大物也。
”2.姓。
本文应为Mang,多毛的狗。
雨阻孟家楼仍用前韵蒋光祖愁霖刻刻具,值此滞偕游。
野外麤官驻,邨中贵客留。
(谓张大参)溜檐浑断续,飞瀑急沉浮。
竚祷日车现,三农望九秋。
麤官——cū guān,亦作'麄官',意思为古代重文轻武,呼武官为“麤官”。
三农——sān nóng ⒈古谓居住在平地、山区、水泽三类地区的农民。
后泛称农民。
⒉指春、夏、秋三个农时。
至壘沟午闲喜见日色蒋光祖脉脉秋霖惯,痴云幕四围。
晴霞忽昼见,喜色便眉飞。
翠爽岚光发,风高水气微。
却嫌犹障翳,瞠目望斜晖。
(雨云犹未大豁)早发魏家集赴古村口占蒋光祖路井乘朝发,迤逦赴古村。
(魏家集属路井地方)迷离烟树匝,层叠阜岗吞。
雨足郊原润,风清民俗敦。
联翩欢迎迓,剧有古心存。
口占——kǒu zhàn,谓口授其辞谓作诗文不起草稿,随口而成。
路井——邓州市构林镇路井王,属地名地址信息/村庄级地名,位于邓州市构林镇魏家集村——是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构林镇下辖的行政村迓——yà,迎也。
古本皆作讶。
――《尔雅》联翩——lián piān,汉语词语,意思指鸟飞的样子;形容连续不断。
泉池庞振坤,邓州人跨马乘晴日,相邀到野村。
当前过麋鹿,在左有泉源。
绿藻春先见,枯杨枝未繁。
此中饶胜概,坐对欲黄昏。
胜概——shèng gài,汉语词语,意思为美景;美好的境界。
七言律幸安乐公主山庄唐,岑羲,邓州人银榜重楼出雾开,金舆步辇向天来。
泉声逈入吹箫曲,山势遥临献寿杯。
帝女含笑流飞电,乾文动色象昭回。
诚愿北极拱尧日,微臣抃舞咏康哉。
幸安乐公主山庄——又名《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抃舞——biàn wǔ,意思指拍手而舞,极言欢乐;亦作“抃儛”。
立春日内出彩花树唐,岑羲,邓州人和风助律应韶年,清跸乘高入望仙。
花笑莺歌迎帝辇,云披日霁俯皇川。
南山近压仙楼上,北斗平临御扆前。
一奉恩荣同镐宴,空知率舞听薰弦。
和风——hé fēng,意思是指速度和缓的风,温和的风,暖和的风,冬天里的南风,春风等。
出自曹丕《登城赋》。
韶年——sháo nián,汉语词语,解释为美好的岁月。
清跸——qīng bì,汉语词语,意思是旧时谓帝王出行,清除道路,禁止行人。
帝辇——dì niǎn,汉语词语,指天帝或皇帝之车。
出自《乌生八九子》扆——yǐ,古代庙堂户牖之间绣有斧形的屏风。
镐宴——hào yàn,指谓天下太平,君臣同乐。
薰弦——xūn xián,是一个汉语词汇,借指《南风歌》。
送李司马唐,岑参,邓州人柳嚲莺娇花复殷,红亭绿酒送君还。
到来函谷愁中月,归去磻溪梦里山。
簾前春色应须惜,世上浮名好是闲。
西望乡关肠欲断,对君衫袖泪痕斑。
嚲——duǒ,下垂。
磻溪——pánxī,是一条溪流的名称,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南,相传是姜太公钓鱼的地方,今存有钓鱼台。
在古诗词中,磻溪也会代指姜子牙。
簾——lian,同“帘”,用竹片、布帛等编制成遮蔽门窗的用具。
送李录事兄归襄邓唐,刘长卿十年多难与君同,几处移家逐转蓬。
白首相逢征战后,青春已过乱离中。
行人杳杳看西月,归马萧萧向北风。
汉水楚云千万里,天涯此别恨无穷。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唐,韩愈,州人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次邓州界唐,韩愈,州人潮阳南去倍长沙,恋阙那堪又忆家。
心讶愁来惟贮火,眼知别后自添花。
商颜暮雪逢人少,邓鄙春泥见驿赊。
早晚王师收海岳,普将雷雨发萌芽。
【原文为明芽,疑误】商颜暮雪逢人少——韩愈从陕西商州到河南邓州,正值天已傍晚。
颜面借指看到的情景。
天黑又下雪,路上碰到的行人很少。
邓鄙春泥见驿赊——鄙,远离市镇的乡村。
邓州正是春雨时期,道路泥泞,见到驿站就算是奢望了。
(赊通奢。
)乾隆邓州志之艺文下(059)乾隆邓州志之艺文下(060)乾隆邓州志之艺文下(061)乾隆邓州志之艺文下(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