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葡萄和苹果:有架和无架栽培方式的利弊比较李丙智等果树用水泥桩、木头桩、钢管等设立支架叫篱架形,也叫有支柱形。
篱架形特点是需要设立支架,以固定植株和枝梢,整形比较简单,便于机械化作业。
常用于蔓性果树,近几年苹果、梨、樱桃也开始推广有支柱树形。
1 葡萄的无架和有架栽培自古以来,由于葡萄是蔓性果树,因此需要进行支撑生长,利用木头桩、竹竿等小棚架、大棚架发展葡萄。
我国解放以后经济基础差,给葡萄搭架投资大,严重影响葡萄产业的发展。
各地开始研究和推广葡萄无架栽培,作者通过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1915—2022 年,我国发表葡萄无架栽培的论文 28 篇,陕西省果树研究所王庸生、张景亭 1988年在《陕西农业科学》第 3 期报道,葡萄无架栽培就是通过人为的措施,使蔓生葡萄像苹果树那样直立生长,但要选择节间短、枝蔓较硬、直立性强的品种。
当时在陕西泾阳、淳化、三原、富平、蒲城、白水、澄县、合阳、韩城、大荔等发展无架葡萄 1 万多亩,品种主要是红玫瑰、吉姆亚特、巴米德、花叶白鸡心等,采用 2~2.5 米行距,株距 1.5 米,每亩 117~222 株,亩产 1250 千克,单干形占 67%,多干形占 33%。
其中1989 年“渭北葡萄无架栽培研究与示范推广”项目被专家组会评为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但这几年高品质的阳光玫瑰、红地球、户太 8 号等品种的出现,无架栽培葡萄已经绝迹,因为无架栽培产量低,亩产 1000 千克左右,病虫害严重,且果粒小、果穗小、品质差。
另外,在有架栽培的基础上(图 1),发展为搭架避雨棚栽培(图 2),虽然投资高,但品质好,效益高。
在水果高质量发展的今天,推广的栽培技术要以提高品质为主,不是以节约成本为主,过去1 千克葡萄售价 2 元,现在 1 千克达到 5~10 元,品质越好价格越高。
图1 宝鸡市千阳县崔家头镇“V”形架栽培葡萄园图2 宝鸡市千阳县城关镇篱架避雨栽培葡萄园2 苹果的有支柱和无支柱栽培2.1 苹果从无支柱到有支柱栽培发展过程自古以来,苹果树均采用无支柱栽培,作者 20世纪 80 年代初大学毕业分配到陕西省果树研究所,从事苹果矮化栽培研究,在国内没有见到苹果的有支柱栽培,因为当时我国经济不发达,人民的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不可能选择成本高的有支柱栽培。
1995 年作者到新西兰从事苹果矮化密植研究半年,新西兰主要苹果产区,矮化苹果的有支柱栽培正在研究,没有大面积推广。
2004—2019 年,作者分别多次赴美国、日本、韩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等苹果生产国考察和交流,发现随着以节省劳动力为方向的机械化、防灾害、肥水一体化需求,各国开始在苹果矮化自根砧应用有支柱栽培技术。
1979 年,河北农业大学主编、农业出版社出版的《果树栽培学总论》果树专业教材,苹果树没有支柱树形,但 2011 年第4 版的河北农业大学主编的《果树栽培学》果树专业教材,在 287 页介绍“随着果树生产及机械化、省力化、防灾害化的需要,欧洲、澳洲和美国在苹果、梨等树种上也广泛应用,如双层栅篱形、棚架形、Y 字形等 ,纺锤形也是篱架常采用的树形之一”。
可见,苹果有支柱栽培已经成为世界苹果栽培的发展方向与趋势。
2.2 乔砧及中间砧苹果的无支柱及有支柱栽培通过研究各国有支柱栽培的优缺点,发现乔砧苹果通过种子育苗,种子一般有性杂交,后代变异大,树体及果品整齐度差(有点矮化功能的青砧 1 号及 2 号一致性好,为融合生殖),并带有病毒病,结果晚。
根系生长发达,固定性强,抗寒、抗旱能力也强,包括乔化砧嫁接的半矮化树(图 3、图 4)。
另外,树冠偏大,栽植密度为先密后稀,不断间伐,实现机械化比较困难,管理费时费工。
当然,乔砧及中间砧不需要支柱,节约成本,在没有机械化条件的山地、坡地很有发展前景。
图3 宝鸡市凤翔县范家寨镇矮化中间砧无支柱苹果园图4 天水市麦积区新红星无支柱苹果园2.3 矮化自根砧的有支柱与无支柱栽培自根砧果苗是矮化砧木采用组织培养的克隆技术繁育,再通过压条繁殖砧木,嫁接品种后形成树体和果品整齐度高,无病毒,结果也早的苗木。
中国农业大学韩振海教授近年研究发现,生产上常用的山定子、八棱海棠和平邑甜茶实生苗的苹果锈果类病毒的株率分别为30.0%、26.7%和 100.0%;楸子实生苗带毒率 73.3%。
可见种子播种培育的乔砧或矮化中间砧苗木,无法达到无病毒的要求,只有通过组培及压条培育自根砧苗圃,才能解决无病毒的问题,近 10 年在千阳县建立的 13 万亩自根砧苹果园中均未发现病毒病。
自根砧苹果省劳动力至少 50%以上;栽植密度大,省土地,省农药和肥料。
一般乔砧苹果亩需用工40 个左右,自根砧便于机械化作业,仅需要 10 个左右(套袋除外)。
乔砧树每株施氮磷钾肥料合计 3~5 千克,自根砧仅 1~2 千克,产量高,为传统果园 1~2倍,经济效益高。
结果早,收益早,一般栽植当年开花,第 2 年结果,3 年亩产1000 千克以上。
苹果与其他农作物相似,生长主要包括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栽培学的核心内容就是调节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的关系,乔化栽培苹果叶片制造的营养54.9%用于营养生长,45.1%用于生殖生长,而矮化栽培苹果叶片制造的营养23.2%用于营养生长,76.8%用于生殖生长。
也就是说,在正常情况下矮化自根砧苹果树用于开花结果的营养比乔砧树多 70.29%,即苹果矮化自根砧比乔砧苹果产量增加 70.29%,近 10 年对全国发展的 80 多万亩苹果矮化自根砧果园进行调查,矮化自根砧每亩至少比乔砧苹果增产 1000 千克,如果 1 千克苹果 5元,每亩至少增加收入 5000 元。
当然,矮化自根砧也有显著的缺点,主要是根系主根少,毛细根多,固地性差,需要支柱栽培,建设 1 亩矮化自根砧果园,每亩支柱成本 2500~3000 元(图 5),并方便搭建防雹网、防鸟网,便于进行水肥一体化系统的实施。
矮化自根砧早结果 2~3 年增加的效益可以弥补投入成本。
图5 宝鸡市千阳县南寨镇矮化自根砧苹果园收回支柱成本并有结余,以后每年每亩比乔砧至少增产 1吨,即亩收入增加 5000 元以上。
陕西洛川、黄陵、宜川及甘肃庆阳、平凉、陇南、天水有 20 多万亩苹果矮化自根砧表现很好,亩产 6000 多千克,比乔砧增产 1000 千克以上。
宁夏的吴忠、固原市发展的苹果矮化自根砧嘎拉没有冻害,但富士有冻害,因为一般矮化自根砧要在年最低温度-25 ℃以上地区发展比较安全。
矮化自根砧抗寒、抗旱性较差,在延安以北地区有风险,要选择抗性强的砧木 G935 或 CL426。
据延安市原副市长、省政协原副秘书长张宏调查,榆林的子洲、横山县栽培了 100 多亩苹果矮化自根砧,在冬季对砧木嫁接口埋土的情况下,越冬正常,当地的葡萄均需要埋土越冬,矮化砧埋土比葡萄简单得多。
3 结 论今后果树的发展方向是省力化、省工化、机械化及高品质。
葡萄栽培已经以有架栽培代替了无架栽培。
苹果栽培在肥水条件好的适宜区应大力推广矮化栽培,用有支柱栽培代替无支柱栽培。
但无法实现机械化的山地、坡地要因地制宜,发展乔砧或中间砧,继续推广无支柱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