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林翼野史十六则胡林翼起名之由来益阳胡文忠,父讳达源,官至少詹事。
母汤太夫人娠公时,梦五色鸟飞集屋后丛,张两翼翔鸣,群鸟从飞,啄林中芝草,因名林翼,字咏芝。
年八岁,陶文毅(澍)见而惊为伟器,遂以女字之。
公后以翰林典试江南,缘案诖误,家居养晦,题斋居联“池圃足高卧,图书供古欢。
”寻以林文忠敦劝出山,乃以知府分发贵州,擢至湖北巡抚。
咸丰十一年七月,显皇帝龙驭上宾。
八月,公以劳瘁薨于位,曾侯相请以功绩宣付史馆。
(清王之春《椒生随笔》) 肃顺荐胡林翼、曾国藩肃顺于咸丰年间始为御前大臣,贵宠用事。
入军机,屡兴大狱,窃弄威福,大小臣工被其贼害,怨毒繁兴,卒以骄横僭儗,获罪伏法。
然是时粤寇势甚张,而将帅之有功者皆在湖南,朝臣如祁文端公、彭文敬公尚瞢焉不察,惟肃知之深,颇能倾心推服。
平时以座客谈论,常心折曾文正公之识量,胡文忠公之才略。
苏、常既陷,何桂清以弃城获咎,文宗欲用文忠督两江,肃曰:“胡林翼在湖北,措置尽善,未可移动,不如用曾国藩督两江,则上下游俱得人矣。
”上曰:“善。
”遂如其议。
(清徐珂《清稗类钞》) 胡林翼荐与人才之法益阳胡文忠公关心时事,遇四方之使,虽小吏末弁,引坐与谈,举所述闻见,随笔记之,以备参考。
若稍有志意者,则必问所见人才,所学何方,已效安在,且令指实事一二证之,兼注考语。
故几席所在,手折数十。
或不知其故,以为何厚我而殷勤若是,盖文忠荐与人才,往往非宿昔相知,博采慎取,实默具权衡也。
(清徐珂《清稗类钞》) 胡林翼荐贤胡文忠荐举贤才疏有云:“某某均未识面,亦无文字往来,访问既确,据实附陈,以备圣明采择。
夫用人行政,朝廷自有其权,举尔所知刍荛,不嫌下问。
臣力疾从军,不敢自逸,惟恐先犬马填沟壑,若目睹时局艰危,避忌模棱,知而不言,负恩实大。
”云云。
近日封疆专阃,大半皆出公门,曾侯相谓为“荐贤满天下”,良不诬也。
昔东坡与友人书荐黄鲁直、秦少游,不但以为后出之秀,直以为天人。
后二君得以成家,名传后世,东坡之力也。
彭雪琴宫保谓为圣贤作用,菩萨心肠,英雄手段,能令千古文人豪杰一齐下泪。
予谓今之胡文忠,与昔之苏文忠,岂曰古今人不相及哉! (清王之春《椒生随笔》) 胡林翼知鲍超鲍武襄公超,四川奉节人。
微时在蜀,拐某民家妇,遁而至湘,寄其妇于长沙理问街(编者按:今蔡锷中路)某刀店。
刀店主妇收养之,武襄乃呼为干阿奶,只身赴鄂,谒鄂抚胡文忠公。
文忠一见器之,曰:“汝诚将才,若统一二营,必为出奇制胜之偏师也。
”武襄大喜,亟还湘,召募湘人两营,率以见文忠。
文忠讶之,意谓实未给劄令募兵,然既来,姑给游饷。
自是遂率师剿寇,然以无的饷,故每克一城,许部曲掠三日,三日后则严戒秋毫无犯。
(清徐珂《清稗类钞》) 胡林翼学问为勋烈所掩胡文忠公削平全楚,出境督师,中兴大局,赖以旋转,其勋烈之赫赫,海内识与不识,咸震而服之矣。
其学问则掩于勋烈,世庸有不尽知者。
公在军,治经史有常课,仿顾亭林读书法,使人雒诵,以己听之,日讲《通鉴》二十叶,《四子书》十叶,事繁则半之,而于《论语》尤十反不厌。
敦请耆儒,与之上下其议论,旁征列史,兼及时务。
迨病至废食,犹于风雪中讲肄不少休。
每问吾今日接某人、治某事,颇不悖于斯义否,其痛自绳削如此。
公所著有《读史兵略》四十六卷、《论语衍义》十卷,皆自抒其所心得,而非捃扯以成书者。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三笔》) 胡林翼轶事三则胡文忠公年伯,以编修放江南主考,因人受过镌秩。
后捐复贵州知府,所在有政声。
各省大吏交章保之,未几洊升鄂抚,克复湖北。
鞠躬尽瘁,志决身歼,黄鹄矶头,河山俎豆,固一代之伟人,中兴之柱石也。
予生也晚,滇、黔遭难,不获见公,而遗爱在人。
到鄂后,人皆告予公之待属吏、待士卒之恩,百世之下犹当闻风兴起,而况于亲炙乎公者。
姑与一二事言之。
艾朴庵太守言,艾昔日为江夏令,公为巡抚。
一日,公呼艾至,问艾读书若何,有人言尔不通者。
艾唯唯。
公以一函与之,命艾面作一稿。
艾成后,呈于公。
公笑曰:“此处不顺,此乃白字,然尔现为令,辨事得力,不在乎文墨也。
况一行作吏,此事遂废,俗言曰‘举人三年成白丁’,何况于尔?尔好为官,吾依然垂青,更胜于甲科也。
”艾感泣而退。
又,某处创立厘局,民皆哄击之。
委员屡逃,入省禀公。
公立呼艾至曰:“某处欲设厘局,而民情桀骜,屡易委员而不能立。
吾本欲奏办痛惩,一则恐酿成事端,一则吾不忍遽出乎此。
尔能去创设之,则以一年所收酬尔劳,何如?”艾慨诺而去。
去则扮一客商,与其地之人十分联络,终日相好,人皆爱艾之为人。
艾见其可为,遂出公牍示之,而告之故。
人皆以相好在先,无言而退,而厘局立矣。
艾反命告公,公曰:“予早言之,酬尔劳也。
”艾去一年回省,公问:“宦囊赢馀几何?”艾以实对,曰:“三万馀串。
”公笑曰:“此后须归朝廷也。
” 又,吴干臣太守言,吴在公营中数年,已由同知得保知府,而批折未回。
时吴之太夫人以及夫人、兄弟皆由皖来鄂省,公在营已知之,暗致信与盐道某,代吴太夫人租公馆,并挑柴米等项。
吴在营闻母来,思告假至省,遂见公。
公正剃头,语吴曰:“干臣,知尔太夫人及全眷来鄂乎?”对曰:“是。
”公曰:“何不请假至省?尔营中薪水吾依然付也。
”又对唯唯。
公曰:“干臣有积蓄否?”吴对曰:“尚馀十馀金。
”公大笑曰:“十馀金成何事体!吾亦无钱,且赠尔二百金,稍可代备甘旨。
”又问:“尔所保之知府奉文否?”对曰:“未也。
”公曰:“多年别母,回去翎顶辉煌,此人子孝亲常情。
汝虽未奉文,尽可先载上回去光彩光彩。
”又问:“尔请假几日?”吴嗫嚅对曰:“多则半月,少则十日。
”公又笑曰:“畅叙离情,久违色笑,十日半月中何用?吾赏尔假三月,尔差事、薪水仍旧也。
”又问:“尔几时去?”对曰:“明后日即动身。
”公正色曰:“别母多年,恨不插翅飞去,何能待明后日乎?”时头已剃毕,公起立,吴亦起立,公命人持银二百两交吴,挥之出曰:“今日即可下船。
”临行复呼之回,曰:“尔现换花翎,有花翎否?如到省买,便不体面矣。
”复呼仆取一花翎赐之。
吴此时既思母,复感公,遂叩首痛哭而出。
甫归营,忽公又来一硃条,上书云:“干臣有弟,闻有英气,可来一见。
”干臣至省后,命其弟星夜来营谒公,次日即委差事云。
(清丁柔克《柳弧》) 胡林翼论部吏胡文忠公林翼尝云:“大清律易遵,例难尽悉;刑律易悉,吏部处分律难尽悉,此不过专为吏部生财耳,于实政无丝毫之益。
夫疆吏殚竭血诚以办事,而部吏得持其短长,岂不令英雄短气乎?”又云:“六部之胥,无异宰相之柄。
” (清徐珂《清稗类钞》) 胡林翼不庇族戚胡文忠公林翼律己甚严,于宗族戚党,不稍假借。
在黄州时,族人某来谒,饮食之者数月。
一日,辞赴前敌。
问其故,以营官某奉调,银钱所荐与偕行。
文忠勃然,而谕营官曰:“吾有族戚,力岂不能庇之,尔辈藉以结纳,风气一开,伊于胡底!姑记过一次以儆。
”因自给族人归资,并通饬各台局营员,用人一事,胥秉至公,不得徇上司同僚情面,滥为汲引,若经访闻,立即参处。
(清徐珂《清稗类钞》) 胡林翼澄叙官方尤为慎重胡文忠任鄂抚,澄叙官方,于州县等官尤为慎重,鄂督官文恭公文亦未能主之。
一日,文恭予所亲署鹤峰知州,文忠以山州僻壤,未甚措意。
而荆州守刘章侯者,审署州人材,不足胜任,于过谒时,留迟其期,密揭于官、胡,请易员以代。
适官、胡望日祠祀相见,文恭谓曰:“昨一大怪事,君知之乎?督抚委缺,本府不许履任,有是理乎?”文忠答曰:“此吾辈过也。
知府持正,吾辈当谢之耳。
”文恭复曰:“虽然,当留吾面目。
”文忠颔之,令署州视事三月,引退。
及文忠薨,刘竟坐事降荆州同知,刘亦安焉。
及李文忠公鸿章督楚,刘犹在荆。
李为刘年家子,欲力为之地。
刘辞曰:“公意极厚。
卑职年七十馀矣,精力万不足任事,闲曹薄俸,稍可自给,他不敢求。
”文忠太息而止。
(清徐珂《清稗类钞》) 胡林翼勖曾国荃胡文忠之才为中兴诸贤之冠。
曾忠襄率军东下,知兵士之多虑后路之弧。
文忠勖之曰:“往矣。
昔有兄弟二人,兄不谈阴阳,弟多迷信,频年兄弟均未逢凶宿。
弟拘禁时日,颇以为苦,思效其兄,以自疎放。
不择日径出,果遇黑煞神于途,责其不循故辙。
弟曰:‘吾从吾兄,奈何独当其咎?’神曰:‘汝兄懵懂,阴阳怕懵懂,不得不避之。
汝畏服我者也,胡可违命。
’天下人,惟懵懂足以举事。
往矣,行见大功之成。
”及忠襄克金陵,就鄂抚任,与官文恭交恶。
李文忠闻之,辄举前言以为笑乐,曰:“是太懵懂矣。
” (清刘体智《异辞录》) 厘局大财神胡文忠公当驻军黄州时,一日,念及饷事,取白纸,草书数行,付之印刷,加关防,付驿驰递。
文曰:“开口便要钱,未免讨人厌。
官军急收城,处处只说战。
性命换口粮,岂能一日骗。
眼前又中秋,给赏更难欠。
惟祈各路厘局大财神,各办厘金三万串。
”此纸驿递不十日,钱船遂络绎而至。
(清徐珂《清稗类钞》) 胡林翼之死当楚军围安庆时,胡文忠公曾亲往视师,策马登龙山,周览眺望,见形势壮伟,喜曰:“此处俯视安庆,如在釜底,贼虽强,不足平也。
”既复驰至江滨,忽见二轮船,鼓轮西上,迅捷异常。
文忠即变色不语,勒马回营。
未至即中途呕血,几至坠马。
初文忠已积劳瘁,体本不豫,自是日益加笃,不数日遂薨于军。
(清佚名《清代之竹头木屑》) 胡林翼临终异闻益阳胡文忠公薨于军,罗少村观察祜从文忠久,哭之恸。
将敛,少村以手按文忠胸间,虽微冷而与肢体异,久之若翕翕动,力持勿遽敛,犹冀其复苏也。
至三日,折弁回,文忠疾亟时奏请开缺之折,奉朱批:“湖北巡抚著李续宜暂行署理,接统各军。
”少村乃附文忠耳大声读之。
文忠平日两目光如电,至是忽大张,若微颔之者,侍者骇者,旋一瞑不复视。
少村再按心间,则方寸寒于冰铁矣。
文忠血诚谋国,耿耿寸丹,死而不死,必待亲闻谕旨付托有人而后瞑也。
(清吴庆坻《蕉廊脞录》) 原载2011年陈先枢编纂、岳麓书社出版《长沙野史类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