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源头第一县”以绿色引领生态建设,走出一条生态与产业共进、保护与开发并举、改革与发展互动的可持续发展路子珠江源是我国第三大江——珠江的源头,位于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境内的马雄山麓,有“一水滴三江,一脉隔双盘”的奇异景观。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 袁琳 摄“翠峰一水滴三江,珠流万里入南洋”。
“珠江源头第一县”——云南曲靖市沾益,树立绿色崛起理念,打生态牌、做水文章,以绿色引领生态建设,积极建设生态文化旅游发展新区,全面涵养持续发展潜力,在青山绿水中与泛珠三角城市一起飞舞。
水起珠江源打造源头旅游品牌“珠流南国,得天独厚,沃水千里,源出马雄”。
莽莽群山,高低错落的原始森林;潺潺溪流,清新而湿润的空气;满目苍翠,更有此起彼伏的虫啾鸟鸣。
清澈奔放的一汪流水从沾益马雄山下的山洞里泻出,汇集成数百平方米的水潭,又一路欢歌向着南盘江、北盘江、牛栏江远去,穿越崇山峻岭,穿滇黔桂,越湘赣粤,最后汇入南海。
这就是中国第三条大江、南中国第一条大江珠江的源头。
“一水滴三江,一脉隔双盘”的珠江源,孕育了灿烂的珠江文明。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在珠江源头左侧小树林,看到一块巨型花岗岩石纪念碑,上面以华文新魏体碑文记载着在珠江源举行的第三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的开幕盛况,表达着珠江流域人民共同的意愿——共饮一江水,共护一江水,共同谋发展。
泛珠江三角地区覆盖了全国1/5的国土面积,占全国1/3的人口。
一条珠江将珠三角地区、中西部地区紧密联系在一起,将沿海地区、特区的资金、人才、技术优势与中西部地区的资源、环境优势紧密联系在一起,创造了一种西部边疆、内地、沿海联动发展的模式。
2016年注定成为沾益发展史上一个值得标注、值得铭记的精彩年份。
这一年,沾益撤县设区,踏上了历史新征程;高铁时代如期而至,沾益从此融入长三角十小时经济圈。
在新的发展格局中,沾益确立了新的发展坐标和目标:着力打造曲靖市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珠江源生态文化旅游新区、滇东区域综合交通枢纽。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
沾益区区长毛建桥告诉记者,沾益将依托珠江源头文化,着力打造珠江源旅游品牌,树立生态立区、绿色崛起、全域旅游理念,打造珠江源生态文化旅游新区。
走进珠江源风景区,马樱花和伏地松、野竹林、天下第一罗盘、天下第一棋盘、珠江源石牌坊、珠源第一瀑、霞客草堂、珠江禅寺等组成了珠江源绚丽而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说起珠江源的文化活动,沾益区政研室主任姜泽专如数家珍。
他说,沾益目前已经投资上亿元建设珠江源风景区,在珠江源头连续举办了5届“珠江源旅游节”、8届“珠江源越野登山挑战赛”和7届“山地自行车越野挑战赛”。
珠江源房车营地开门迎客,全国重阳登高健身大会、帐篷音乐节等活动吸引八方友人,大珠江源旅游品牌广为传播。
2016年沾益珠江源第七届山地自行车越野挑战赛在珠江源风景区举行。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