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整洁的沿河村学坪湾小院。
龙洲湾街道供图走进巴南区龙洲湾街道沿河村学坪湾小院,宛若进入花园小区,只见道路干净整洁,房前屋后花草满缀,竹子编成的栅栏井井有序,独特涂鸦饶有趣味,一幅和美乡村画卷在眼前展开。
据悉,住在这儿的村民共有20户、51人,其中党员4名。
过去,大家居住在大山沟的土房子里。
2017年,村民们自发搬出原有宅基地,在村委会统一规划下修建了住房。
如今,小院对房屋外立面、周边环境、入户道路等外环境进行了地域特色浓郁、烟火气十足的打造,一座座高品质农房、高颜值院落俨然乡间“小别墅”。
乡村环境旧貌焕新颜,让村民有了新期盼。
沿河村7社村民田华明说:“我们这里离城区近,地理优势得天独厚,环境也越来越好,我准备开一家农家小店。
”据了解,自今年创建“巴适”小院以来,依托党建统领网格治理专项行动,沿河村学坪湾小院积极推行党员联户机制,构建微网格治理体系。
由该村党委书记下沉院落担任微网格长,组织网格员开展“敲门行动”,摸排院落村民情况、宣传院落公约、惠民政策等,切实将治理触角延伸到底。
“我们这个小院到底怎么打造,我们老百姓要怎么参与进来?”为进一步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该村利用院落内的空坝修建议事亭,通过小院话家常的形式,组织村民齐聚一堂,引导党员群众为创建“巴适”小院建言献策。
截至目前,已解决环境卫生、乱堆乱放等村民烦心事11件。
此外,还健全党员志愿者激励机制,通过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将政策宣传、遵纪守法、走访摸排、参与治理等纳入积分管理,探索推行积分管理制度,把“小院事”变为“家中事”,形成齐抓共管治理局面。
在提升服务群众质效方面,沿河村在学坪湾小院推行“巴小智”乡村治理数字化平台,村民线上“点单”述需求,网格员“接单”上门解难题。
目前,已帮助院落内困难群众、独居老人等重点群体解决实际困难5件,化解小院邻里纠纷7件。
依托“巴适”小院建设,从移居到宜居,学坪湾小院村民正大步迈进幸福新生活。
(袁启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