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一个人住在市里,经常有不想做饭吃的时候,那就去公司附近的小吃店,随便哪一家,想吃啥就点啥,一混就是一餐。
其中有一家名叫桂芝小馆的小店,专门经营饺子、馄饨、凉面和卤菜。
我去这家店去得最多。
这家店里只有两位和我年纪相仿的女士,她们俩系着干净的小碎花围裙,笑如春风,配合默契地迎来送往。
有顾客的时候,一个烹制,一个就倒茶拿碗碟。
没有顾客来,两个人不是一起包馄饨,包饺子,就是洗碗打扫卫生。
吃了几次后,我就发现,她们俩一个擅长做面食,包馄饨、包饺子;一个擅长卤菜、做凉面。
对于经营这家店来说,她们真是最佳搭档。
前天晚上一下班,我就准备去染头发。
小师傅阿松在忙着给一位漂亮的美女做头发。
我不想在理发店等,就又去了桂芝小吃店,吃一碗馄饨,边吃边等。
我吃馄饨的时候,刚吃过的一伙人走了,看着二位收碗的收碗,抹桌子的抹桌子,我突然很好奇,她们两位哪一位是老板?我问二位,她们俩相视一笑,其中一位说:“我们俩都是老板,又都是打工的。
”另外一位站在旁边微笑。
我更疑惑了,进一步追问她们:“这怎么说?”她们俩又是相视一笑,其中一个说:“我们俩是两亲家,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开店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挣钱补贴孩子的小家。
”一个指着另一位对我做更进一步介绍:“她是男方的母亲,是婆婆,是孙子的奶奶。
我是女方的母亲,是丈母娘,是外孙的外婆。
我们的店名“桂芝小馆”中的桂芝是从我们俩名字里各取一个字。
”哈,这太有意思!我见过同学一起开店的,见过朋友一起开店的,俩亲家一起开店这还是第一次见。
不过你还别说,我觉得她们这种组合的确很不错。
我又问那男方的母亲有几个孙子,她说有一对龙凤胎,今年已经五岁了,在上幼儿园,他们由爷爷负责接送。
孩子的外公身体不太好,前年中风了,现在在做康复训练。
我太好奇了,接着“采访”,你们在成为亲家之前,互相认识吗?那个女方的母亲答,我们以前是闺蜜,还是一个厂的同事。
我们同一年结婚,她早一年生孩子,我晚一年。
两个孩子小时候就经常在一起玩,可以说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我又问,你们的孩子结婚有彩礼吗?女方的母亲答,我们没要。
咱们双方都只有一个孩子,我们的所有财产以后不都是孩子的吗?费那事干嘛?你们怎么想起来开店的?男方的母亲告诉我,孩子们结婚我正好退休。
孩子们结婚没多久儿媳妇就怀孕了,我就开始照顾儿媳妇。
到孙子孙女出生,她们的外婆也退休了。
我们两个一起照顾一双宝贝。
现在他们爷爷和外公都退休了,我们俩就想着出来开店。
趁着还年纪还不老,身体健康,能挣钱的时候,尽量多挣钱。
以后等我们老了,两个孩子负担重。
要照顾四个老人,两个孩子。
想起来够呛!我说还好呀,你们现在还年轻,再过十几年,孙子孙女就大了,你们也才七十多岁。
可以结伴去养老院,相互有照应,孩子也放心。
来探望一次,双方父母都能见到,多放心,多省事啊!俩亲家听我说,笑着点头说,是的,是的,我们就是一家人,一家人要永远都要相互扶持,哪怕是以后一起去养老院。
嗨,你看别人这儿女的婚姻配得多好, 简直就是天选的。
怪不得别人要俩亲家出来开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