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目前有几十所财经类大学,有的命名商业大学,有的是经贸大学,但大部分取名财经大学。
可是,“财经”的字面意思是“财政和经济”,照理讲,“经济”包含的内容更广,“财政”仅是“经济”的一个方面,两个词不是并列关系。
而且经济学是一个学科大类,分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财政仅是应用经济学下的一个二级学科而已。
将“财政”和“经济”这两个词搭配组成的一个新词,作为大学名称,是不是很奇特?但是,“财经”作为一个固定的词汇随处可见,国家机关有全国人大财经委,电视台有财经频道和财经新闻,等等。
那么,“财经”这个词怎么来的呢?现代汉语中有很多来自日语,但日语中没有这个词。
“财经”一词怎么来的呢?笔者认为,这可能与共产党早期革命有关。
追溯历史,“财政经济”最早放在一起使用是在中国共产党井冈山时期的文件。
在1932年5月《江西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财政与经济问题决议案》中,我党在一份正式的文件中就有了“财政”与“经济”合在一起使用的先例。
由于当时中国共产党刚建立自己武装,条件艰辛,难以想象。
发展军队需要资金,因此当时的财政问题主要就是为前方打仗筹措军费,而当时的经济工作都是为了解决财政问题。
只有经费(财政)问题解决了,军队才能生存,才能保证战场上的胜利。
也即党的所有工作都是为了革命成功,正如列宁所说:“一切服从于战争”。
因此,财政成了经济工作的中心,形成了“军事的财政经济”。
在1933年3月的《闽浙赣省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财政与经济问题的决议案》中就明确提出:财政是国家的命脉,财政工作不好,直接便影响到军事与经济,间接则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与整个阶级政权,尤其是目前革命与以革命决死战斗,大规模革命战争激烈开展的时候,更须要发展苏区经济改善群众生活开发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