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角度测量一、为什么需要测量角度官方说法:临床医学的发展对数据准确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检查结果直接影响临床诊断和后期治疗,因此临床治疗和康复中的各项检查结果应该尽量精确化、标准化、数字化。
膝关节角度测量白话解释:当我们膝盖、手肘等关节受伤做了手术,后期康复不可避免遇到一些问题:关节能否弯曲?能弯曲到什么程度?15天、30天能弯曲到什么程度?正常情况应该弯曲到多少度?我的恢复情况是快了还是慢了?康复医生只有明确知道了你的相关测量数据,才能分析你的病情,给出较优的治疗方案。
二、目前测量角度有哪些问题?现有的关节角度测量方法主要是目测和量角规测量。
1、目测法方便但不精准。
人工目测误差较大,一般只用于粗略的定性检查、而非具体的临床治疗和康复;2、专业电子角度测量精准但笨重,不适合关节的角度测量。
3、角度测量APP操作正确的话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我见过至少一半的患者,测量的时候,因为镜头和腿之间是存在夹角的,这种情况之下误差也是非常大的,个别误差超过30度的。
关节角度测量4、人为原因疼痛导致视觉误差。
最显著的一点就是很多人因为术后膝关节的疼痛,或者活动的僵硬导致屁股容易翘起来缓解疼痛。
屁股翘起来,大腿会随着抬起,这是从眼睛看可能和小腿地面是垂直的。
由于视觉误差角度会比较大,可是实际上角度并没有那么大。
临床常见有的患者在膝关节为60度的时候,就觉得是90度了。
康复计划、康复训练,恢复时间可能都受到了影响。
三、关节量角器——专用于测量关节角度一般来说我们在临床工作中,用的是这种关节量角器来进行关节的测量,比较准确。
使用方法中间轴心是来对应到膝关节的股骨外髁的位置,这也是膝关节运动的轴。
上面这个尺子指向的是臀部外侧,你能摸到一个比较硬的鼓包,我们医学上叫股骨大转子。
下边指向的就是你的踝关节外侧鼓起来这个东西叫外踝。
定好位了,再通过尺子进行读数。
四、膝关节角度代表的康复情况术后康复时,膝关节弯曲角度也代表我们能做那些事。
弯曲度在65-67度的时候就可以行走了。
在70度的时候,可以从地上挑选一个物体。
膝盖弯曲度为70度可做的事85度的时候可以爬楼梯。
95度的时候可以从坐姿到站姿。
105度的时候就可以系鞋带。
膝关节弯曲度为85、95、105度可以做的事115度的时候或者是更大的角度,就可以实现蹲坐或者说盘腿坐。
120度或者是更大的角度,就已经能实现日常生活的大多数活动了。
当脚后跟可以碰到臀部,就是全角状态了。
注意:并不是每个人都要练习到全角。
练习膝关节的屈曲角度的时候,最重要的是看看自己没有伤病的那条腿弯曲的最大角度是多少。
双腿弯曲角度保持同步就可以。
有些人脚后跟是可以压到挨着臀部,那就可以尝试练习全角状态;有些人已经练习到和正常腿的屈曲角度一样就不必强行练全角了。
所以练习之前一定要好好看一下自己最大的屈曲角度是多少再开始有控制的练习。
膝关节术后的患者,对于手术后各个阶段比较迷茫,或者由于一些原因无法每次都去医院练习康复,查询网上信息不全面,也不安全,也不知道在家如何练习?可以参考以下专栏:我会为用精炼的内容为大家讲解: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受伤后各个阶段(已更新到:前2周、2周-4周、一个月)应该怎么练康复?患者通常会走哪些弯路?哪些动作可以预防血栓、肌肉萎缩、瘢痕等并发症?手术前如何如何练习肌肉?关节活动度如何练习?每天练习次数是多少?在家怎么练习?并且还会为大家分享一套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三甲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是中国最早成立、国内唯一的中国奥委会指定运动员伤病防治中心)和自己多年接诊实践中总结的康复流程,为大家参考!本文由“掰腿老黄”发布,2019年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