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火爆全网的“千工拔步床”吸引了很多人的兴趣,一张床好几百万的价格令人咋舌。
可是看到了用材和做工,真是不得不感慨我们古代人民的伟大智慧。
这些特色家具堪称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人的骄傲。
收藏级别拔步床在中国古典家具中,明清时期流行的一种大型床,它的外形硕大,内含“地平”、长廊、窗户、桌凳,床体外设置踏步,且踏步上设架如屋,即有飘檐、拔步及花板;床边的围栏、挂檐及横眉均雕龙画凤,谓:千工拔步床,是体型最大的一种床。
据说在明清时期,有钱人家从女儿出生就开始制作这样的床为女儿作陪嫁,这样的床制作复杂,工艺繁多,需要数千天才能完成,因此称为“千工”。
金丝楠木千工拔步床“拔步”是迈步的意思,意思是必须迈步才能上床去的意思。
拔步床体积庞大,结构复杂,从外形看就像在架子床外面增加了一间“小木屋”。
床下有一块木制平台,沿床长出两三尺,四角立柱镶木制围栏,有的还会在围栏上安装窗户。
江南女子不下地,这一张床就够了床前的回廊两侧安放桌凳等小型家具,可以在这里梳妆打扮,放置常用的物品。
拔步床活动空间较大,虽然放置在屋内,却宛如独立的房屋,置身其中大大提高了睡眠空间的舒适和私密程度。
这也就是古代有些大家闺秀从未踏出房门,一张床足以满足生活所需。
据说这样的床需要女孩绕床百步才能走完。
这都是古代人民的智慧凝结